8月2日,中共宝鸡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华商报记者将中共宝鸡市委常委会2018年上半年工作报告中,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帮助读者快速读懂报告,了解市委聚焦追赶超越定位,践行“五个扎实”要求,落实省委“五新”战略任务,团结带领全市上下聚力“四城”建设中都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市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10.3%
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97.7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1.1亿元,增长9.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4亿元,增长11.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4%、9.2%。
中共宝鸡市委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第一号民生工程,紧盯目标要求,夯实主体责任,强化督查考核,突出抓好“春季攻势”、问题整改等重点工作,大力实施产业富民、安全住房保障、基础设施提升等“十大行动”,驻村帮扶、公益专岗等工作经验在全国会议交流。深入开展污染防治,出台铁腕治霾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狠抓农村“五改”、煤炭削减、锅炉拆改、扬尘管控和“散乱污”企业整治,市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10.3%;集中整治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55个,渭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省考目标,城市水环境质量位居渭河流域城市第一。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突出金融风险管控、重大项目风险预防、政府性债务管理,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专项排查整治和打击处置非法集资活动,累计完成94亿元政府存量债务债券化置换,宝鸡市获评全国财政管理工作先进典型市,经济和社会秩序保持稳定。
1.3万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上半年,宝鸡启动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十大行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五拆”和“三供一业”工作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上半年考核位居全省第一。加强城市基础配套建设,启动“公交都市”创建,8座跨渭河大桥、9个海绵城市项目和川陕路综合管廊建设进展顺利,团结运动公园等一批城市游园、停车场等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城市承载能力大幅提升。高标准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改造工程,高水平建设全国特色小镇、省级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街区,做好蔡家坡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省级小城市培育,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落实各类帮扶政策,1.3万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3.1万贫困户获得扶贫小额信贷9.7亿元,累计为贫困家庭提供生态补助、医疗报销、教育补贴、兜底保障等资金近5亿元。
启动新建和改扩建城区中小学、幼儿园53所
宝鸡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前6个月,民生类支出达157.9亿元,占财政支出85.6%。持续扩大就业,举办春风行动、苏陕劳务协作等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实施技能培训全覆盖惠民工程,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3.4万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统筹提高退休人员及城乡居民养老金,有序推行社保服务“网厅一体化”,全市社保卡持卡覆盖率居全省首位。
改善教育环境,集中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深入开展“好家风·好家长”家庭教育绿荫计划,启动新建和改扩建城区中小学、幼儿园53所,上学难问题化解稳步推进,千阳获陕西省教育强县称号,眉县获评全国农村职业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建设健康宝鸡,实施健康宝鸡(2018-2020)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提升医改“宝鸡模式”,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分级诊疗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建立,渭滨获评全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示范区。强化民生保障,农村幸福院建设、双拥工作成效明显,宝鸡市被确定为第三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金台获评全国第三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
宝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关中大地园林化,大力开展森林围市、围城、围镇、围村建设,上半年完成绿化22.3万亩、植树2575万株,麟游、凤翔、太白、千阳和眉县达到省级森林城市标准,陈仓、陇县分别达到全国绿化模范区、省级绿化模范县标准。启动秦岭生态保护修复三年任务,秦岭主峰太白山、紫柏山、嘉陵江源头入选“中国秦岭十大景”。
强化柔性治水,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出台《宝鸡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完成渭河生态区建设详细规划编制,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湿地建设持续推进,扶风七星河、岐山落星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省级验收,千湖国家湿地公园获评“全国十佳生态文明景区”。华商记者 董晓明 张超
编辑:华商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