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陕西新闻

丰收啦!“关中第一镰”在潼关开镰收割

时间:2017-05-28

  5月28日,潼关县港口社区西厫二组农户开始收割小麦,标志着今年的“关中第一镰”正式开镰,也预示着全省大面积的小麦收割由东向西开始。

  据了解,潼关县秦东镇港口社区西厫自然村位于县城正北方向,这里南靠坮塬,北临黄河,地势高,光照和温度集聚,土质偏沙,属于棉土,昼夜温差大,这里小麦往往都是最早收割,素有“关中第一镰”之称。

  在收割现场,记者看到西厫二组的潘和平正在等待收割机为自己收割小麦,顺便帮邻里整理收好的小麦,观察一下今年的收成。他告诉记者“今年收成比往年一亩能多收几十斤,麦头里下了点雨,一亩地浇了抽黄水以后能收上400多斤,不到500斤,旱地就是300斤,往年旱地就是200多斤。”

  在收割的间隙,记者和收割机师傅聊了起来,他叫杨小峰,从1999年开始经营收割机,基本上每年都来潼关收割小麦。今年他都开着收割机来了一次潼关等了两天,看小麦没有成熟回去了,昨天晚上刚到潼关,今天就开始收割了。说起今年小麦,他高兴的说:“今年麦收前下了一场雨,收割能晚一两天,但是小麦的长势好,机子收割方便,收一亩地45元,一天能收割30多亩,能挣1000多元”。

  潼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梁晓宏告诉记者,今年全县夏粮面积是11万亩,根据农业部门的测产,全县平均产量是每亩290公斤,水地单产是350公斤,旱地是240公斤,全县总产是3.2万吨,产量水平较常年来说是个增产。

  获悉,今年小麦播种期间土壤墒情适宜,出苗整齐,在小麦拔节、灌浆的关键期,基本都有有效降雨,同时农技部门在测土配方施肥、冬田化学除草、小麦一喷三防等关键期都进行了有效指导,使今年的小麦交往年增产。

  华商记者 郭乔娜 通讯员 孙晓磊


编辑:华商报供稿

  • 上一篇:渭南一周|一场大雨 淹没城市;一声巨响 带走28年渭南记忆
  • 下一篇:出行提醒|端午小长假渭南增开西安等方向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