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境内自古流行的剧种较多,有端公戏、四川灯戏、汉二黄、秦腔、汉调桄桄、眉户、京剧、川剧、关中道情、豫剧、话剧、皮影、木偶戏等,均系外来剧种。
秦腔 清末明初,宁羌州城内的“林胜班”等业余话剧社偶尔演出秦腔。县内以秦腔为主的班社,最早当推民国29年(1940)成立的保惠剧团。33年(1944)和36年(1947)先后成立的青木川辅仁剧社和阳平关三阳剧社,也以秦腔为主。解放后的短短几年,秦腔在本县长足发展,各地业余剧团和宁强县剧团也以演秦腔为主。
端公戏 又名对对戏,产生于陕南,原为民间“庆坛”娱神之戏。角色少则一二人,多则三四人,行头简陋,唱词俚俗,更多秽语,剧情单调,多为男女调情、逗趣。文人处子绝少观赏。后经改造演化成为独具陕南地方特色的剧种。民国初,洋县有一对对戏班来本县南屏等地演出,县内端公戏也在乡村兴起。其中代家坝朱家垭桥沟里对对戏班最为活跃。解放后,广坪、大安一带有端公戏演出。县剧团先后编演的《婚事新办》、《回水湾》、《钱家湾》等现代剧也都以端公戏的形式演出,雅俗共赏。
汉调二黄 清代在宁羌流传较少。民国20年(1931)前后,有汉中二黄戏班在宁强大安、胡家坝等地演出,并为当地教练过演员,县内主演汉调二黄的戏班,当推胡家坝赵开志创立的业余剧团,兴起于30年代中期。解放后,此剧团仍以汉调二黄演出,1958年停演。
汉调桄桄 清代传入本县,流布较广,深受群众欢迎。清末民初,县城林胜班以演汉调桄桄为主,钟楼灯会(民间文艺演出组织)赵九龄等人也演该剧种。1958年后,汉调桄桄在县内消失。
木偶 俗称“木脑壳”,有大、小两种。明代已在宁强流传,清代宁强已有木偶戏班,20年代初期,本县南屏陈宗银所领之木偶戏班活跃于城乡。1931年,胡家坝街建立两个木偶戏班。解放后,除偶有外地木偶剧团来宁演出外,木偶剧种在县境内已销声匿迹。
来源:宁强县志
(二三里编辑 WT)
编辑:二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