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陕西新闻

尧头窑的故事你知道吗?“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百余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绝活

时间:2019-06-11

6月9日上午,澄城县“振兴传统工艺 助力文化扶贫”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示展演活动拉开序幕。活动现场的尧头陶瓷、澄城刺绣、澄城面花、水盆羊肉、澄城县砂器等12个非遗项目20个展位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非遗展演百余名传承人参与

现场展示非遗绝活

据了解,此次活动现场40名澄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进行非遗展示,全县共140名传承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截至目前,澄城县共有5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列入各级名录,其中国家级名录2个(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澄城刺绣),省级名录10个,市级名录10个,县级项目36个。列入各级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48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11人,市级50人,县级186人。

去年,在全国启动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项目的同时,该县立足实际,结合“非遗助力文化精准扶贫”相关工作,申报的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澄城刺绣、澄城面花项目,分别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和第一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澄城县通过加快推动非遗文创产业创新发展,保护传承体系日臻完善,资源利用工作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mmexport1560162196869.jpeg

尧头镇古称“窑头镇”

鼎盛时期年产陶瓷220多万件

澄城陶瓷主要产于尧头镇,据《澄城地名志》记载,尧头镇古称“窑头镇”,因瓷器窑较多而得名,又由于古圣人“尧”与“窑”的发言相同,久而久之圣人之尧这个优雅的字符慢慢地取代了瓷窑的“窑”。尧头镇这一地名一直称谓至今。

尧头粗瓷是陕西渭北历史上著名的民间瓷窑,有着千余年的烧造历史,其窑址也是历代民间陶瓷文化遗存的重要地方。据明朝县志记载,澄城“瓷砂始于唐”。这是尧头窑最早的文字记载。

据了解,长期以来,这个大型的民间窑场不为古陶瓷研究界所知,从未列入中国陶瓷史。尧头窑场的历史无人考证,据当地人称,在古窑址废墟中挖掘的陶瓷碎片上发现刻有汉代的年号和人名,由此推断,尧头陶瓷最早可能始于汉代,发展于隋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

据民间流传,在鼎盛时期,有窑百余处,年产陶瓷220多万件,不仅占据了渭北各县市场,而且远销山西、甘肃、内蒙、陕北等地。民国三十年《陕行汇刊·澄城县地方经济调查报告·陶汇》曾载:“有窑户数十家,烧制缸盆等日用器皿,其产销颇报一时之盛。”清雍正甲辰科解元游德亦《咏尧头瓷窑》诗云:“万道玄云矗绛霄,祝融烧炭鼓尖敲,铸来白碗胜霜雪,奇喜休夸汝宅窑”。

mmexport1560162186699.jpeg

“秋收不秋收 快到尧头买大碗”

为防止不吉利 女性不可进入窑场

“收秋不收秋,等到五月二十六,此日只要滴一点,快到尧头买大碗。”这首民谣不知在当地流传了多少年。意思是说,秋天的丰收与古历的五月二十六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如果在这一天滴上一点雨,当年的秋天必然喜获丰收,人们即刻买尧头的大碗,寓意丰收。

尧头窑的烧造有很多民间传说,为了防止不吉利,女性是不准进入窑场的,另外,有烧窑前,要祭窑神,首先是烧黄纸驱走恶魔。其次,向窑内洒三杯酒,切几块肉,然后鸣炮点窑,一般燃烧七天,烧成三日的当天早晨,不能将黄小米稀饭之类的实物放在窑口,其目的是想避免黄的意思。

每逢古历的正月二十日,封民们便给窑神上香,叩拜,唱三天戏,以凑热闹。一部分民俗风俗,迄今仍然保留着,各家土窑中的面壁上制作有70公分的天地庙,里面摆放着陶制(瓷制)的香炉用以祭祀天地。另外,人死后的土葬,为了使死者得到世间的光明,在棺木前点羊黑釉瓷器的“长明灯”,在墓穴内放有装满饭、菜、石榴等食品的黑釉瓷罐,会使死者不会饥饿,会使后人日子大发,后继有人。

尧头村中以前还有始建于元代初期的窑神庙,后被改建为小学,古迹已无存。据村中老人回忆,窑神庙共有三道门,头门进去为两座戏台,二门两边有娘娘庙和马王庙,供奉羊送子娘娘和“马王爷”,再进去是广场,两边有钟鼓楼,放置有铁马,铁鹤和铁旗杆各一对。在供殿里悬挂有“山灵万代”牌匾。最后是正殿,供有尧、舜、禹三位神像悬挂“火石万方”牌匾。

mmexport1560162208664.jpeg

尧头窑装饰艺术丰富多彩

尧头陶瓷博物馆保护陶瓷艺人

澄城尧头粗瓷的釉色多为白、青、黑三色,花色除白黄之外,还有蓝色及棕红色,主要用于各种器物上装饰的花卉。澄城尧头窑的装饰艺术异常丰富,主要有黑釉刻花,黑釉划花,白釉铁锈花,白地青花,黄地铁绣花,青釉刻花,铁绣花,刻划花最为精彩。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民间瓷窑,澄城尧头粗瓷曾有过历史的辉煌,随着岁月的沧桑变迁,今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与繁荣。 民间艺人失传,千年窑火奄奄一息。

为了尽快抢救尧头陶瓷这一文化遗产,使其走上良性复苏轨道,澄县筹建澄城尧头陶瓷博物馆, 抢救保护陶瓷艺人,培育人才队伍,对现在的10多位70岁以上的老艺人实施保护,改善他们的住宿条件和生存环境,将体弱多病的老艺人列入政府的医保范围,尽快通过传、帮、带,形成新的人才队伍,不致这一传统工艺失传。

同时,保护古窑址,恢复始建于元代的“窑神庙“。用2—3年的时间,将具有文物考古价值的古窑址保护起来,在3—5年内争取国家投资300万元,按原貌恢复具有陶瓷文化、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的 “窑神庙”,使之成为重要祭祀活动的地方和民俗旅游景点。

华商记者 邢雪雪

编辑:二三里

  • 上一篇:连霍高速华阴段两车相撞一人被困 华阴消防半个小时将被困男子救出
  • 下一篇:猕猴因饥饿出来觅食跑到韩城一居民楼上 消防巧用香蕉诱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