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记录,53岁,是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定军山镇沟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老唐家住在海拔983米一个叫老庄沟的山坳里,走出这片大巴山去外面挣钱改善家庭面貌,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唐记录在喂牛
老唐的儿子19岁车祸离世,妻子身患癌症,所幸手术成功。6年过去了,如今他的妻子每天都是用药物在顽强对抗病魔。
老唐告诉自己:“挣钱的路千万条,我不信我唐记录养不活我的家人,一辈子翻不了身!”
晨起清理牛圈。
清晨,天刚亮,唐记录就开始忙活起来,犁地、铡草、喂牛、放羊、摘银耳……往往忙完都十一二点了。
简单洗漱后继续劳作
今年53岁的唐记录,生活曾过的平淡而幸福。不料,2013年,一场车祸夺走了他19岁儿子的生命,不久后,妻子又患乳腺癌。
给羊喂食
面对突如其来的横祸,唐记录快要崩溃了,他忍着悲痛四处为妻子求医,花光了所有积蓄,能卖的都卖了,最后只剩下半袋子玉米。
犁地,为生活播种希望
“生活就像地里的庄稼,不能这一茬倒下了、绝收了,下一茬就不种了。”唐记录说。看着还在上小学的女儿、年迈的母亲和还在治疗中的妻子,他下定决心要撑起这个家。
考虑到要照顾家人,唐记录放弃了出去打工的想法。家里的几亩坡地每年只能种1茬苞谷,远不能养活家人,考虑到养牛的风险小、效益高,他就打定了主意养牛。前年,唐记录办理了5万元商业贷款。修圈舍、买仔牛、买铡草机……很快,一个家庭牛场就建立了。
查看银耳长势。
养牛很辛苦。每天早上5点唐记录就起床在牛棚干活了,中午太阳再大也要去地里干农活,经常忙到晚上八、九点才能歇下来。一开始由于不懂技术,死了一头牛,赔了4000多元,让他很心疼。
唐记录在大棚查看采摘的银耳
为了养好牛,唐记录到处找养牛大户“拜师学艺”。只上完小学的他认真的读完扶贫干部送来的养牛方面的书,村上一有技术培训,他总是第一个到场。经过努力,唐记录成为了村上有名的养牛“把式”,甚至看一眼牛粪就能判断出牛是不是生病了。
奔波在山间小道
去年,帮扶干部联系爱心企业为他捐款3万元,新建了一座牛圈,他又申请了5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养牛规模扩大到了20余头。去年至今,唐记录卖了十几头牛,挣了七八万元。
用骡子驮运建筑材料
今年,心气大的唐记录,又购买了4头骡子、10只奶羊,继续编织起自己的致富梦想。农历新年第一天,他就开始搭建大棚,种上了3000多棒银耳、100多架木耳。
生活的磨砺让唐记录坚毅、乐观
如今,唐记录的致富路越走越宽:用骡子驮运建筑材料,一天能挣上千元;大棚里的木耳开始采摘了,烘干一斤能卖200元;牛圈的几头母牛又怀上幼崽了,一头能卖好几千元。
用骡子驮运建筑材料
“国家已经帮助我很多了,妻子享受了大病救助,女儿上学不花一分钱,我有手有脚有力气,脱贫致富的路我要自己走好。”
来源:勉县县委宣传部
(二三里编辑 ZH)
编辑:二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