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陕西新闻

平凡亦是伟大!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用爱呵护孩子勇敢前行

时间:2019-09-18

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于2011年,是办学规模较大,师资力量雄厚的综合性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拥有教职工40人,党员12名,学生138人,设九个年级十三个教学班。

办学八年来,在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紧紧围绕“党建扶贫促教学 教康结合促发展”这一总目标,优化特教资源强基础,深化专业技能增实力,创新学校管理提质量,强化党建扶贫促发展,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顺利实现既定目标。

“党建+扶贫”模式双促进

因在校同班学生残疾程度差异甚大,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严重束缚,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结合扶贫工作创新性地进行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党员教师模范带头,普通教师全员参与,为每班程度较重的学生,品学兼优的学生从生活自理、生活习惯、沟通交流、感恩教育、学法指导,思维拓展六个方面实现“一对一”课堂,真正做到“结对帮扶取实效,温暖互爱暖人心”。

相对于能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来说,还有不少重度残疾的孩子,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为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一个重度残疾孩子的家庭,该校开展“四位一体”送教上门模式,其中专业教师由骨干党员带头,推行此项送教模式,实现了残疾孩子资源共享,党员教师责任共担,携手共进的显著成效,同时圆满完成全区送教培训承办工作,为学校内涵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我的孩子今年已经25岁,智商却停留在七八岁,他不会说话,只能听懂一些生活中简单的话,孩子已经错过了上学治疗的最佳年龄,几乎没有上学能力了,但是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了解到这件事情后,就定期派特教老师送教上门,给我家孩子送一益智玩具,做康复训练,同时了解我家的情况,给我一些建议,送教上门真的帮到了我们。”重度残疾儿童甄岐岐的妈妈万小美说。

“双培双带”机制筑根基

为彻底突破普校转型教师专业技能偏低瓶颈,解决学生个别化教育、康复训练工作受到严重制约的问题,该学校优先采取“书记上党课、党员骨干教师示范课引领教学”的办法,每月对转型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两次,专业骨干党员教师课堂实录推课,使转型教师能在业务能力上打牢基础,提高质量,内化功力。

同时采用“师徒结对”的方式,签订师徒结对合同,将骨干教师与优秀党员结对,建立骨干教师工作档案和优秀党员成长档案,组织以“双培”为主题的专题教研活动,为优秀党员提供学习、展示的平台,使其尽快成长为教育、教学、科研的领头雁。

陈菊霞是2016来到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三年前的她,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陈菊霞说;“看着这些学生,我只想让他们健康的生活,给他们教会基本的交流方式。因为我不是特教专业,在学校的时候和听障学生很难沟通,我就和专业的特教老师多交流学习,尽我最大的努力给孩子们送去最好的帮助。学校党建加扶贫教学非常有意义,为每一位党员提供学习、展示的平台。”

“阵地型党组织”树旗帜

“一个阵地就是一个堡垒”,阵地是党组织活动的载体,是党组织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依托。学校让党员积分制管理落地生根,对照党员季度岗位职责承诺,量化打分,月月登记,季度考核,年终汇总,给出相应分值。促进党员认真履职、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五星支部创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此外学校还布置好支部活动室,打造特色党建长廊,按照局党委年初制定的党建目标,做好各项工作。同时加强工会、共青团、教代会等组织建设和领导。该校确保打造阵地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使阵地鲜活起来,始终在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平凡的事业凝聚爱的力量

特殊教育事业是一份甘为平凡的事业,每天面对着特殊孩子,他们学习缓慢,渐学渐忘,在课堂上,特教老师用极大的耐心和爱心给学生讲课,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和生存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该学校还设立多媒体感官互动教室,有助于满足个别儿童的康复需要及建立儿童和治疗师彼此良好的关系,通过沟通和交流感受,增进双方了解及认识,提升注意力,增强人际互助。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特教学校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天用餐时间给学生们盛饭,和他们一起吃饭,进一步沟通交流。“学校坚持党建领航、教康结合,着力培养一支专业的特殊教师队伍来教导、教育这些孩子,培养他们各方面的生存本领,生存能力和生命意识,用心呵护这些孩子,让他们在康复的道路上勇敢前行。”该校党支部书记贺成贤说。

(网络配图)

通讯员王欣

线索条.jpg

编辑:二三里

  • 上一篇:宜君大山里的娃娃首次跨出国门就去了美国 他们还要把洛杉矶游学见闻分享给大家
  • 下一篇:政府帮扶发展养殖业 他脱贫后不忘回报村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