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陕西新闻

让高雅的艺术放下"架子" 了解咱咸阳亲的"秦腔馋"

时间:2017-06-16

  随着小锣、梆子敲起来,秦腔大赛热闹开场。24名秦腔业余爱好者,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了一回秦腔的饕餮大餐。当唱到妙处,观众们鼓掌的同时也连声叫,“好!好!”

  为看戏九旬老妪坐轮椅早来抢好座位

  6月15日晚,咸阳市统一广场一片热闹景象,数百人聚集在“秦声秦韵魅力咸阳”社区秦腔大赛的决赛现场。没有座位的市民拿着小凳子;为能更好的看戏,骑着三轮车的将车停在舞台边,挤站在车箱厢;还有骑着摩托车,带着小孩,也来观赏演出。其中一位年过九旬老妪,家住国棉一厂家属院,坐着轮椅让家人早早送她来此,以便抢个“好位置”。她听了40多年的秦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秦腔票友。她说,“在家我只能在电视上看,而今天我在现场,解了她的“秦腔馋”。

  而此时台上,参赛选手陈爱鸽正唱着现代戏《迟开的玫瑰》,而台下观众或有节奏地拍着腿,或摇头晃脑地跟着哼唱,神情迷醉。“田赛花含泪祭娘来”,紧接着,“身穿孝服的田赛花”走上舞台,唱着《河湾洗衣》,不禁也流下眼泪。

  花旦们自学演绎 生活的烦恼也忘了

  演唱结束张娜走下台,擦着眼泪向华商报记者介绍戏中人物,当天是田赛花娘的忌日,想起母亲好伤怀,家里留下年幼的她和年迈的父亲,不知今后的日子还怎样过。“唱的时候,我融入到这个角色里,儿女和父母都是心连心的。”张娜说,作为业余演员,她平时自学,每天只要能唱戏,心里就高兴。选手陈爱鸽也说,自学唱戏已9年,一开始家人不赞成,可现在原本喜欢音乐的丈夫,平时哼唱的也都是秦腔,感染了很多人。“秦人唱秦腔,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表现出来,自然啥烦恼也忘了。”

  最终,经过角逐,刘红霞及刘翠萍获得一等奖。其实,每年文化艺术节有不同的主题,今年的主题是社区秦腔赛,就是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引导居民共建美丽健康、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同时,为弘扬和普及秦腔艺术、振兴咸阳秦腔事业,推进全市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国家二级演员朱小贤说,戏曲属于精神食粮,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素养。另外,不仅让优秀的文化得到传承,为业余爱好者搭建展示舞台,还让高雅的艺术放下“架子”,零距离接触百姓。华商报记者王蓉


编辑:华商报供稿

  • 上一篇:渭城区花店巷一烧烤店 凌晨因如厕生口角两桌起冲突 1人被刺身亡
  • 下一篇:身份证遭冒用 咸阳一学院男生被催债者跑到学校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