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陕西新闻

精准扶贫驻村调研 驻村笔记:沙场村记事

时间:2017-06-28

  

/

  5月22日是记者来到定边县红柳沟镇沙场村驻村点的第一天。一大早,伴着叽叽喳喳的鸟叫声醒来,暗淡的天空遥远而深邃。圈舍里的牛也醒来了,哞哞地叫着。天空越来越亮,阳光瞬间照亮大地,乡间道路,直挺挺的绿化树,还有一畦接着一畦的田地,在朝阳里显得自然清新。不知谁家院子里四轮车发动的声响,轰隆隆地响彻安静的村庄,驻村的日子就此开始了。

  驻村笔记1 村子

  带领村民改良沙地的村支书

  这是一个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村子。

  一个最直观的变化就是生产条件的改善。定边县红柳沟镇沙场村是一个典型的陕北农村,以前这里是连片荒漠,见风就扬沙,土地贫瘠,用村民话说“无论种的啥,一场风沙就都埋完了”。因此,早些年村里很多人都出去谋生了,只剩些老人和娃娃。

  按照村民的说法,引发变化的人是村上当时新上任的村支书,叫魏于章。2014年,魏于章抛下自己的生意回村当上支书,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村民改良沙地,没钱他自己贴,没人他自己先干。村民们说,在魏于章的带领下,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推平沙堆,拉来新土覆上,一个来月完成了三百多亩沙地的改良,原预算要花一百余万元,结果只花了五十多万。魏于章的干劲还感动了红柳沟镇的领导,随后又利用项目拉来电,打了机井,以前尽是沙堆,现在变成了能灌溉的可耕地。

  记者见到魏于章时,他正在为村民种植的大棚甜瓜找销售门路。黑而壮实的他告诉记者,大棚甜瓜也是他带头种的,见利后,其他村民才跟着种,现在村上70多户人已发展到600多个大棚了。

  生产条件改善还带来一系列新变化。土地有产出,村民有了积极性,都自发开始平整改良沙地,到现在村上仅水浇地就有近2000亩,除了发展大棚甜瓜,也有种玉米、土豆、荞麦等作物,一个常年为风沙所困的贫困村,变成了一个良田连片、作物丰饶的新农村。

  还有一个正在发生的变化是村民的思想观念。沙场村有92户人,目前总人口396人,据沙场村村委会提供的数据,其中当年年人均收入低于3000元的贫困户还有24户。

  魏帮清是其中一户。和他交流,发现这位老农民思想却一点不“贫困”,尽管目前因为种种原因家境不宽裕,但他能看到更为美好的前景。村里家家户户都发展大棚,他却保持前一年的4个棚没再发展,而是选择了更适合这个家庭情况的养肉牛,他的目标是养到15头以上,以得到政府给予的规模养殖的补贴。

  除了这些可以看到的变化,还有村干部、村民思想观念上,正在发生着的一些更为深刻而有力的变化。30岁的李磊,是经历了进城务工、又返乡寻找生计的一批年轻人中的一个,他和记者谈及“经营土地”的理念,他想把土地像经营公司、企业一样,用市场的供需来决定土地的产出。他的目标是自己建起一个农场,在家乡创业实现梦想。

  “沙场的土地贫瘠,不代表着就没有希望。”魏于章说,土地啥时候都应该是农民最坚实、也是最值得信赖的依靠,只要找准路子,选好产业,这片土地一定会给予回报。

  驻村笔记2 农活

  忙,成了一家人全部的生活节奏

  魏帮清的儿子小魏说,除了下雨天出不了门,其他时候都要下地干活。

  忙,几乎成了魏帮清一家全部的生活节奏。早上天麻麻亮就起床,一家人开着一辆半旧的皮卡车下到田里。这个时节地里成熟的甜瓜要摘,种的玉米要间苗、除草,新种的马铃薯要埋节水带,还有另外一块地要平整,准备好再种上荞麦。

  因为黄土高原太阳大,上午阳光还不是很强,就成了沙场村人下田劳作的最佳时间段,因此,一个上午只要走在乡间的路上,田里随处都能看到劳作着的身影。为了防晒,这里的妇女头上都包着一块袱子,无论冬夏,一直掩住脖项,颜色多大红、深绿,在单调乏味的田野间,成为了一道自然的风景。

  上午10点左右,已在田里忙活了4个多小时的一家人回来。魏帮清的老伴下厨做饭,儿子紧赶慢赶着准备饲料。魏帮清家里常年养着数头肉牛,每天上午、下午定时喂一次。饲料是前一年储存的青储,还有粉粒。喂完饲料,又开机井抽水,给停放在饲养室的几只大铁桶注满水,以便牛饮用。

  午饭后是稍稍休整时间,这时,魏帮清往往会靠在沙发上抽烟,打一会盹儿,儿子斜躺在炕上翻弄着手机。最近甜瓜成熟上市,他的微信朋友圈成了“卖瓜圈”,上传甜瓜的照片,回复问询,商议价格……

  下午4点左右,太阳开始走下坡路,一家人又得下地了。儿子和儿媳去村东边的地里摘甜瓜,魏帮清会骑着电动车带着老伴去村西头的地里,上个月底才种下的麻蛋(当地的一种厚皮甜瓜)扯蔓了,需要及时打尖儿,不然会影响产量的。

  魏帮清抽空还会和儿子商量安排接下来的农活。比如,甜瓜卖完了空出来的地要种辣椒,再比如,麻蛋眼看长瓜蛋了得抓紧施肥,再比如,联系买牛的来,圈里的牛该出栏了,完了还要买小牛……

  黄土高原上太阳西沉的时候,已到了晚八时前后,眼看着光线越来越弱,可成片成片的田地里还是能望见忙着农活的农民的身影。

  驻村笔记3 土地

  土地产出背后是愈见起色的日子

  靠山吃山,靠荒沙吃什么?正是六月盛夏,在田边地头,来往着不断的车辆,有从县城来的,也有从外地来的,都一个事,就是买一些沙场的甜瓜。

  55岁的赵李种了10个棚的甜瓜,大概可以产20到30吨,预计收入近10万元。为了卖瓜,他专门在地头搭了一间简易房,一旁挂上花钱印制的长条横幅,上书“沙场甜瓜熟了”几个字。

  甜瓜虽是沙场近两三年叫得响的产出,但追溯历史,老几辈人都已种过。沙场地处高原,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瓜因此甜度高。据村上上年纪的人回忆,以前曾有一段时间大搞开荒拓地,机井的水用着用着就变味了,从开始的甜水变成了盐碱水,浇到地里白花花结了一片,不但甜瓜,就连荞麦、玉米等作物,都不能再种了。

  近三年,村民在改良的沙地上建薄膜大棚,采用节灌技术灌溉,甜瓜再显生机。走在村周边的乡道上,随处都见连片的大棚。

  除了甜瓜,这时节成熟上市的大棚西瓜,大田里玉米苗已没过膝盖,马铃薯正顶破地皮绽出肥壮的嫩芽,荞麦、麻籽等作物也到了播种时节,一片片新整的田地只等着一场及时雨的到来。

  土地的产出在农民的劳动中延伸。魏帮清种的四五十亩玉米的价值,最后都在家里养的十几头肉牛身上得到增值。玉米秆粉碎压实成青储,玉米打成饲料,就成了来年十几头牛的粮食。买回来还是小牛,在这些饲料的催生下长成肥壮的大牛,大牛出栏换回的是一家人愈见起色的日子。

  靠着土地的产出,沙场村还有养羊的、喂猪的,做小生意的,比如收了荞麦做成荞麦搓搓卖的,用马铃薯加工粉条卖的。当然,还有卖牛羊肉的等。

  在沙场村,无论是大田种植玉米、荞麦等传统作物,还是正推广的温室大棚、节灌技术等新的耕作方式,其背后土地的产出就像涓涓细流,靠着源头的流水,一路淌出的正是当地群众一天好似一天的日子。

  驻村笔记4 想法

  想法变成现实才会得到村民认可

  西北的天空乌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雨将至。

  李志银的想法是,要赶在下雨前把剩下的马铃薯种完。儿子李磊的想法与他不同,他在焦急地等着外地的一个电话,然后决定他是继续留在家种地,还是出去跟人做生意。

  “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多想往外走,但也有从外面回来的。”田雷鸣是红柳沟镇派驻沙场村的干部,他本人也是沙场村人,说起沙场村近几年的变化,他说得最多的还是人的想法。

  穷则思变。今年43岁的罗鹏山,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上学的儿子,前些年一直在外面跑着收废铁,按说过个温饱没啥问题。可就在前四五年铁价暴跌,收的几十吨废铁砸在了手里,以前挣的赔进去不说,还新欠了十多万外债。

  村里发生的变化让他动了回来的念头。“别人种甜瓜能挣钱,咱也就能挣。”带着这个想法,去年他和媳妇从城里回到村上,有扶贫项目补助金,再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些钱,他也建起了大棚。罗鹏山还记得刚回到村上时的艰难,没房住,他和媳妇不得不与父母挤住一间屋子。“也想到开始会很难,但只要有事干,光景会越来越好。”

  魏于章恐怕是沙场村想法最多的人。当初跑运输就想法多,当上村支书后,他的想法就更多了。“跑生意只操自己的心,当了村支书要操全村人的心。”人和土地是农村发展的关键,回村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村民平整土地,通过争取上级的支持,又解决了水、电、路等问题。地有了,为了解决“人”的问题,他动员村两委会干部带头种甜瓜,自己当年建的大棚也最多。甜瓜见了效益,出去打工的青壮年劳力陆续回来了,村上有了活力。

  红柳沟镇镇长张铮也有想法。当初精准扶贫政策还未明确,他就在沙场村开始了他的实践,一路走来,开始的许多想法在沙场变成了现实。“村民没有能力干的事,政府帮着干成了,这应该是扶贫的核心。”他最深刻的体会是,那些以前经常找镇上、县上上访的村民,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都变得好沟通了,以前找他闹过事的,现在见了他也都老远就打招呼。“帮着实实在在干事,他们见到了效益,最终都会认可你。”

  处在变化中的沙场村会生发出更多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又推动着沙场村发生新的变化。镇上驻村干部田雷鸣喜欢听村民的想法,田间地头、村民院子里,只要有空他就与村民谝闲传。“没有不想过好日子的农民,但这好日子咋过需要有人给领着。”闲谝中,他把新的想法落在村西的一坝池水上。沙场缺水,这一坝活水绿格莹莹地闪耀在沙漠里,它很可能会成为沙场人都过上好日子的又一剂催化剂。田雷鸣的想法是,围绕这坝水发展观光农业,通过观光再带动种养殖产业的发展。“有沙,有水,有甜瓜采摘,有沙场人的好客,还怕没人来吗?人都来了,还怕种的甜瓜卖不了、养的牛羊卖不了吗?”

  驻村笔记5 风景

  绿色已经成了塞北荒漠的主色调

  对一个在关中平原呆久了的报社记者,沙场村有看不够的风景。

  最看不够的先是荒沙。官方数据,沙场占地16平方公里,除了眼下完成改良的不到2000亩耕地,其余都还是荒漠。那是一片片黄沙,一眼望去,连绵着一直到天际尽头都是。

  塞北的荒沙是可亲可近的,灌在鞋子里,落在身上,抖一抖就没了。在一处沙窝窝里,你尽可以坐着、半窝着甚或四仰八叉地躺着,耳边吹过的是塞上的风,头顶是湛蓝的天空,身体是放松的,心灵是敞开的。

  塞北的荒漠其实也不荒。经过这些年的禁牧,绿色几乎快成了这里的主色调。村庄四周那绿色是最浓郁的,高耸入云的白杨树稠重的绿,枝叶繁茂的老榆树深厚的绿。浓荫覆在农家小院里,落在乡间小路上,一层一层,一堆一堆,让人受用不尽。

  塞北的天空是高远的,空气都是透明的。无论晴日,还是阴云天气,放眼望去都是透亮透亮的云天与地界。可以看云,一朵一朵漂浮在天空,一片一片郁积在天边,朝霞将它们染成红色,夕阳为它们镀上金箔一样的明亮;可以听风,咧咧如战马,潇潇似龙吟,从天边来,往天边去。

  遇上无风亦无云的日子,那就看高远的蓝天吧。那是寥廓无碍的空间,是不掺杂一丝杂质的蓝色,说它像块纯净的蓝宝石也好,说它像片深邃的海洋也行,反正那种蓝色是能吸引人长时间观望和赏鉴的。

  而在这些风景中间,也会随处发现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的农人。他们脸色往往黝黑,穿着多是陈旧,他们头顶太阳,面朝大地,改变和塑造着塞北高原上的每一处风景,也成为了这开阔、敞亮的风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在记者的心目中,那塞北高原上最美的风景,就是这些为生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劳作着的农民,就是他们脸上悯怀土地、挂念收成以及向往好日子的自然流露的各种表情了。华商报记者 张小刚 文/图


编辑:刘慧

  • 上一篇:榆林两少年半夜提刀为朋友仗义出手 结果碰见警察
  • 下一篇:助力“健康中国” 延安积极探索健康科技惠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