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于10月5日在西安易俗大剧院圆满落幕,本届艺术节商洛市文广新局报送的4个参演剧目中,商洛花鼓戏《紫荆树下》和柞水渔鼓山歌剧《孝义川》分别荣获文华优秀剧目奖,商洛市文广新局荣获优秀组织奖殊荣。
商洛市文广新局报送的商洛花鼓戏《紫荆树下》和柞水渔鼓山歌剧《孝义川》分别荣获文华优秀剧目奖
商洛市文广新局局长周云岳介绍说,在接到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的通知后,商洛市文广新局推荐报送了4个剧目参与“文华奖”展演。这4个剧目分别是,柞水县剧团编排的渔鼓山歌剧《孝义川》、商南县剧团编排的花灯戏《闯王寨传奇》、商洛市剧团编排的商洛花鼓戏《疯娘》、商洛山花艺术团编排的《紫荆树下》,这4个剧目从9月16日开始先后在榆林市和神木县剧院进行8场展演。这4个剧目在演出当中,由于演员们全身心的投入,倾情演绎给观众们留下的深刻的印象,给观众们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的文化大餐。
商洛市文广新局荣获优秀组织奖殊荣
据了解,本届艺术节,全省共评出文华优秀剧目奖12部,除过商洛参演的《紫荆树下》和《孝义川》外,其它获奖的剧目分别是:豫剧《秦豫情》、秦腔《司马迁》、秦腔《李仪祉》、话剧《灯火阑珊》、晋剧《母殇》、秦腔《大唐玄奘》、眉户《陕北人》、舞剧《丝绸之路》、舞剧《传丝公主》、音乐剧《余子俊》。另外,秦腔《诗圣杜甫》荣获特别优秀奖,共有10家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
优秀参奖剧目解读——
剧目一:《孝义川》渔鼓山歌剧
柞水渔鼓山歌剧《孝义川》 剧照
一段凄美的民间故事,一孝一义,讲述秦人最质朴的传统美德,秦岭悠悠,孝义亘古……
明末,京兆府乾佑县名医世家独生女孝娘嫁与当地穷书生石昌为妻,并且带来一份特殊的嫁妆——神奇药方,希望她继承父志,悬壶济世。当地医药商郭世财梦寐以求此药方大发横财。孝娘送夫赶考,临行时将药方送与丈夫,不幸被郭世财窥见,顿生贪念。郭世财为了得到药方,勾结山贼于赶考途中设下埋伏,石昌为了掩护好友和保护药方惨遭杀害。石昌死后,郭世财又设下连环计,骗婚、逼婚、并蒙骗县令办下乌龙案。冯义轩高中进士衣锦还乡,为了查明真凶为友伸冤,特地装扮成落第举子,与山贼和郭世财斗智斗勇,最后终于查明了真相,惩办了真凶。
剧目二:商洛花鼓戏《紫荆树下》话三贤
商洛花鼓戏《紫荆树下》剧照
该剧取材于流传在商州紫荆村的民间故事《三贤哭荆》。田忠仁、田忠义、田忠信三兄弟父母早逝,大哥田忠仁含辛茹苦把两个弟弟拉扯大,并帮其成家,一家和睦,光景越过越红火,三嫂秋梅在西门柳氏唆使下闹着要分家。因为老人临终前留言:“兄弟仨要相帮相助,只要门前的紫荆树不死,永不分家。”秋梅为了早日分家,就千方百计弄死了紫荆树。不料分家后,秋梅将所分田产输给了西门柳氏,家境困窘,后悔不迭,兄弟仨惺惺相惜,抱着紫荆树伤心痛哭,突然,电闪雷鸣,秋雨大作,紫荆树死而复生,兄弟仨继承祖训又和好如初。知府听闻此事,特赐“紫荆三贤”匾额以示嘉奖。
剧目三:花灯戏《闯王寨传奇》故事
花灯戏《闯王寨传奇》剧照
花灯戏《闯王寨传奇》剧照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率部在南原潼关惨败,浴血突围,仅剩十八骑,隐伏商南金钟山,得到百姓的支持和爱戴。一年以后,在困厄中重振旗鼓。在此期间,虽有整顿反思,但因农民起义政治上的局限及其首领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小胜即骄,放纵部将,败坏军纪,在起义斗争从低潮走向高潮的同时,又埋下了最终彻底覆亡的隐患。本剧以艺术的形式审视这段历史,以李自成与民女王翠屏相遇,相救,相知,相爱到相别为主线,把金戈铁马与侠骨柔情交织在一起,演绎了一个悲喜交集,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在历史的硝烟中,引发后人深刻的警示和启迪。
剧目四:新编商洛花鼓戏《疯娘》
商洛花鼓戏《疯娘》剧照
商洛花鼓戏《疯娘》剧照
《疯娘》是由著名作家王恒绩的获奖小说改编而成。桃花村每逢集日都会驱鬼、祭祀、庆祝丰收。一个美丽的疯女子在集市中流落到桃花村头,在热心邻居的撮合下与残障青年长顺成了一家人。疯女婚后生下了儿子柱儿,长顺娘爱孙心切,唯恐疯娘危及柱儿安全,含泪送走了疯娘。长顺娘此后内心不安,身体日渐衰老。九年后,疯女循着桃花会的队伍一路流浪着找回了家。疯女回家发生了一系列儿子嫌母、恨母到爱母的情感交集。疯女爱儿至极,为了让儿吃上甜美的野山桃坠落千丈崖。疯娘用爱告诉我们:她为爱而来,她为爱而去,她是一个最纯、最真、最美的母亲。
柞水渔鼓山歌剧《孝义川》 剧照
剧评
寻根溯源《孝义川》
——观渔鼓山歌剧《孝义川》有感
雷林静
秦岭环抱之中的柞水县古来被誉为“孝义柞水”,这与其山水间流传的诸多倡孝扬善、旌表节义的民间故事息息相关。陕西省第八届艺术节上演出的由柞水县委县政府打造、柞水县剧团排演的渔鼓山歌剧《孝义川》,正是本着寻根溯源的创作思路,敏感地捕捉到这些民间故事,掬一捧清澈甘醇的民间艺术清泉浇灌出了一朵昂扬着民族孝义美德的烂漫山花。
剧中的主人公孝娘,集“忠孝节义”于一身,是创作者着力刻画的理想形象:她继承祖辈悬壶济世的遗志,欲将祖辈心血智慧凝集而成的神医验方奉与朝廷,以助力修成药典,此乃忠也;丈夫赶考遇害,郭世财为了得到药方,设下连环计,以财骗婚、武力逼婚都没有使孝娘屈从,此乃节也;为解丈夫同窗冯义轩后顾之忧、安心进京赶考,孝娘毅然收留下身患重疾的冯母,悉心医治奉养,可谓义也。剧中此女以孝娘名之,着力表现的实乃其“孝”:丈夫离家,孝娘为了奉养公爹和冯母日夜操劳、不辞辛苦;生活艰难粮食断绝,她将菜羹奉与二位老人,自己躲在一旁以又苦又麻的洋芋渣渣充饥;更为可贵的是,她将冯义轩之母视作自己的亲人,不仅视同自家公爹一般侍奉,更为其煎药医病伺候床前以致康复。孝娘之孝不但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博大,更具“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之深沉,实乃至孝至善。
《孝义川》的创作者们本着寻根溯源的艺术追求,主题内涵上,寻中华民族精神之源;艺术表现上,寻民间艺术之根,融合巧构,彰显舞台原始纯朴的本色魅力。渔鼓山歌剧《孝义川》将渔鼓、山歌入戏,再以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多样的舞台表现手法加以凝练融合,拓展了渔鼓、山歌的表现领域,丰富了其表现手法,增强了其舞台表现力。同时,创作者又深入地向民间传统汲取营养,以渔鼓、山歌特有的形式和曲调丰富了现代戏剧舞台的表现手段,以其原始、纯朴却感人至深的本色魅力增强了舞台的感染力。
创作者们在《孝义川》的二度呈现过程中着力追求这一精神意象的诗意表达,演员的舞台表演、舞美布景、灯光色彩等都秉承了追求极简主义、回归戏剧本体的原则,以人物为核心追求写意空间,诗意表达,力求突出人物的如秦岭般坚韧高耸的精神意象。
商洛花鼓戏《紫荆树下》剧照
专访出品人、编剧郝忠锋
希望《紫荆树下》成为传承家风的名片
齐 敏
一个人坚持一部戏的创作以及出品不是件容易的事,能坚持这么多年,其中的艰难恐怕也只有自己可以体会。“其实2013年,在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前,这个剧本就已经出来了,由于种种原因,错失良机。”此次登上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的舞台,在郝忠锋看来,《紫荆树下》的四年,弹指一挥间。
“我一直有信心将这部戏搬上艺术节的大舞台。”从事了多年的群众文化工作,从身边接触到的、经历到的,郝忠锋深切地感受到故事中“田氏兄弟”家庭伦理的分分合合,都源于身边事。
“生活中我们把老传统丢失了很多,现如今社会更是急需‘家风’的回归,剧中所体现的‘和’‘合’文化和知恩图报、诚实守信、邻里团结、相互帮助的做人观念,以及田氏三兄弟为了大家庭的兴旺无私奉献、不计前嫌的美德,着力弘扬良好家风。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想把握这次机会,把优秀的传统传承下去。”郝忠锋说。
《紫荆树下》就是将流传在商州紫荆村的民间故事“三贤哭荆”搬上了舞台,这一切都源于郝忠锋、吴全喜在创编剧本时对商州紫荆村的实地考察。通过收集素材,经历两个多月的编创,于2013年5月形成初稿。
作为“八艺节”参演剧目中一部出自民营院团的剧目,50多位演员及演奏员基本上全来自商洛山花艺术团这一民办社团,他们中的多数属于无专业职称、无专业背景的民间艺人。郝忠锋表示:“我们虽然是非专业院团,队伍小,但我们也能排出专业院团排出的剧目,即使经济基础薄弱,我们也在积极克服,自己筹款来完成剧目,截至目前我已经背负了数百万的欠款,但是我仍然不会放弃。”
郝忠锋说:《紫荆树下》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我很高兴,但因成本、场地、场次等现实问题,受众十分有限,特别是偏远山区的群众还难以欣赏到如此精彩的地方剧目。下一步希望让艺术走进基层,走向农村,为更广大的观众呈现最为专业的戏剧表演。将《紫荆树下》升级版所呈现的‘家和万事兴’的正能量传播给更多的人,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华商记者 程娟 陈永辉 整理 图/商洛市文广新局
编辑: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