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举办“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奋力‘追赶超越’”主题系列发布会。渭南市委书记陆治原在会上表示,渭南将全力转型升级、追赶超越,努力建设“三地一中心”。
建设中心城区水系
形成约5000亩水面
陆治原介绍,渭南已确定了以追赶超越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打造新型工业聚集地、现代农业示范地、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关中东部及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三地一中心”的战略决策。
其中,要按照“拉大城市框架、补齐城市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宜居城市”的思路,实施“东扩、北跨、西融、南优”战略,开发建设渭东新城,启动连接城市内外环线,加快建设渭华大道,将华州与中心城区连为一体。
补齐城市短板。在2015年和2016年,已相继打通“断头路”30条,今明两年,要打通所剩的25条“断头路”,彻底解决“肠梗阻”问题。
要着力解决“上学难”问题,经过调研确定新建改建中小学12所,7所已建成开学,5所今年秋季招生,从根本上解决主城区“上学难”、“大班额”问题。
还要完善城市功能,重点抓好供水体制改革,年内将黄河水引入主城区,有效地解决渭南主城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水源问题;建设西海、东湖、南湖等中心城区水系,在渭南主城区形成约5000亩水面,改善渭南生态环境,让市民能够亲水、活水,亲近自然。
同时,实施城市道路提升改造,目前中心城区正在进行,其余11个县(市、区)也在进行城市提升改造和城区补短板等工作。
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
陆治原表示,实现追赶超越,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是鼓足干劲、加压奋进的精气神。
为此,渭南将深入开展“创新增活力、创优增魅力、创业增实力”主题活动,建强班子、抓实支部、提升能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全市党员干部的心思和精力凝聚到追赶超越上来,要在全市上下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干事创业氛围。
同时,在项目建设、脱贫攻坚、治污降霾等硬仗中,用好用足省委的“三项机制”,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鲜明导向,激励广大干部投身到追赶超越的实践中去。
其次,要全面公开权力清单,公开办事程序,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办不成书面说明制”,实施科级干部轮岗交流,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强买强卖、强揽工程、阻工挡工专项整治,以优质的服务、一流的环境助推追赶超越。
最后,还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组织开展五查、四整、三提升,倡导实干、苦干、扎实干,以永不懈怠的干劲保障全市追赶超越。
20多种发展模式推广应用到脱贫攻坚中
市委常委、副市长吴蟒成介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去年以来,全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联动、市场运作、因地制宜、一户一策、精准发力”的基本原则,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着力加快贫困群众的脱贫步伐。
在脱贫工作中,动员市、县、镇3万多名干部包联帮扶贫困户,对有产业发展意愿和能力的贫困户,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实施小额信贷、互助资金、养殖种植等到户项目,夯实贫困群众增收基础。
同时,各县(市、区)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探索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和合作社为龙头,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利益联结的多种产业扶贫模式。目前,已梳理归纳出20多种发展模式,并在全市予以推广应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施了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七大工程,培育一批能够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产业,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现代产业园区,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脱贫致富产业体系,以期实现贫困村、扶贫户产业扶贫两个全覆盖。
另外,还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企业用工政府补助等方式,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到2019年底,争取全市有劳动力的农村贫困户一家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力争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小康一家”的愿景。
华商报记者 卫楠
编辑:王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