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应村村民住房改造前。(资料图片)
新建的德应村党群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 罗之
“艾支书,你要抓紧帮助罗万平入党哦。”5月9日下午,正在宜宾市委党校培训的兴文县麒麟苗族乡德应村第一书记罗珊趁着课间休息时间,给村支书艾泽培打了一通电话。罗珊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已满两年,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回到原单位,村里后备干部培养让他十分牵挂。
德应村地处乌蒙山区腹地,距兴文县城15公里,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实现脱贫奔康的任务艰巨,德应村的答卷是:保持专注发展定力,用钉钉子的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
2012年,作为“跨村联建”成员之一的德应村在党总支书记陈泉地带领下,开始发展蚕桑产业。
2013年,德应村迎来第一任村支书艾泽培。“新官”上任三把火,艾泽培却没有另起炉灶,而是接过蚕桑产业这一接力棒,继续干。
2015年3月,宜宾市政府办秘书四科科长罗珊下派到德应村担任第一书记,继续把蚕桑业当作支柱产业。去年初,村里引进一家企业投资,一期投入50万元建设400平方米工业化集中养蚕中心,目前已经完工。而到今年6月底,德应村还将预计完成小蚕房80户以上。同时,村上成立起德应养蚕专业合作社,带动一般农户166户,带动贫困户46户。
以蚕桑产业为主打,德应村还写下更大的文章。去年,通过驻村工作组和对口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德应村争取产业项目19个,争取资金近1700万元。村里规划确定了蚕桑、水果、苗圃、烤烟等产业作为发展方向,“户户通”硬化的水泥路旁随处可见种植基地,不少村民住进了新家。去年,德应村60户贫困户摘下了“穷帽子”。
今年初,原本在外地经营采石场的村民罗万平回到村里搞起家庭农场,通过“借牛还牛”带动三组14户贫困户。村里代课老师陈奉琴入党后,当选村两委委员,陈刚等几位老一辈村民也加入村干部队伍,让村里的“人才库”慢慢充实起来。村里的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还在继续,已经培养了后备干部4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