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梦琳
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上,尤其是“经济、商贸、交通与丝绸之路”分论坛中,与会中外专家学者们,不仅围绕过去的“四川与丝路”进行分享交流,更对今天以及未来的“四川与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与会专家们看来,四川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人文历史等,成为南、北、海上丝路交汇点,在过去的丝绸之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今天“新丝路”正在重构,四川要如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并发挥积极作用?会前会后,专家们都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为四川与丝路建言献策。
1.0时代到4.0时代 四川区位优势没有改变
中国史学会原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历史学家张海鹏,将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定义为丝路的4.0时代。在他看来,经历了1.0兴起、2.0发展、3.0的衰落,4.0时代的丝绸之路,在今天被再度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具有了更广的意义,秉承合作共赢共富的思维。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四川应该如何继续作为?
“两千年来,四川作为天府之国的地理区位优势没有实质性改变。”张海鹏说,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形成很多高科技的产业,包括精密机器、航空航天、互联网软件等,四川应该将其打造得更强,代替过去的丝绸,在“一带一路”上继续彰显四川的作用,“这是今日天府之国应该承担的责任。”
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缅甸研究中心主任戴永红教授重点从地理上探讨了四川如何融入“新丝路”。在他看来,四川在整个丝路网络中,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从历史回到现实,要做的应该借“滇”出境、经“桂”入海、双“产”输出。具体来讲,就是应该着眼于“领袖大西南”的长远规划,积极参与到“南下”的铁路公路建设中,进行产品和产能的“双产”输出。“通过云南南下应该是四川出境最佳通道,同时应该建立经过广西到缅甸、越南的经济走廊。”戴永红说。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任振宇认为,四川已经具有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商贸往来坚实的基础,在未来发展中,四川现在的经济体量和产业门类,具有在更大区域整合资源的能力。
对“新丝路”中的四川充满期待
在此次研讨会上,来自越南、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充分表明了对“新丝路”重构以及四川在“新丝路”重构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和作用的期待。
越南国家社会科学院东南亚所副所长、教授阮辉煌充分表达了通过丝绸之路,加强基础设施合作的期盼。在她看来,中国具有基础设施建设的丰富经验和资源,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此又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实际上,这也正与戴永红的双“产”输出不谋而合。
“通过参与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实现产业输出,通过建好的铁路,又可以打开更大的市场,实现产品输出。”戴永红说,双“产”输出将推动四川的产业结构升级。
斯里兰卡政策研究所研究人员西瓦格,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贸易投资方面的合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来自中国的沿着“一带一路”的投资和贸易,将有助于建立起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四川自古以来是经济文化和工艺相对发达的地区,现在交通方便,四川和周围邻国的关系也处于非常良好的时期,这些都是四川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有利条件,而且现在成都已经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说。
原标题:丝路4.0时代 四川如何参与重构“新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