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按图索川]四川省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建立 超过3200万人拥有了家庭医生

时间:2017-05-22

今年5月2日下午,成都市武侯区跳伞塔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正在为66岁的签约患者李阿姨测血压。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22日讯(记者 刘佩佩 摄影报道)5月2日下午2点,成都市武侯区跳伞塔卫生服务中心病人络绎不绝。在中心2楼签约服务室,护士正在给李阿姨量血压。今年66岁的李阿姨患有高血压,是卫生服务中心的老病人,已经和这里的医生护士成了朋友。李阿姨家就在卫生服务中心附近,走路只需要六七分钟。李阿姨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她有自己的家庭签约医生,每次到卫生服务中心就可以找到。因为是签约医生,所以对她的病情很了解,看起病来就更放心了。

  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4年10月,四川全域启动分级诊疗制度。2年多时间过去了,四川省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建立,“首诊在基层、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目标也有所成效。在四川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的过程中,“家庭医生”成为一个热点。截止到2016年底,全省家庭医生签约率已达40.16%,全省3200多万人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健康守门人”作用得到落实。“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健康四川”是我省实现全面小康的一个重要支撑。

  家庭医生成“健康守门人” 小病留在基层治

  四川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落实“基层首诊”,解决基层“接得住”的问题。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将极大促进医生与群众间密切的纽带关系,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主动服务意识,逐步恢复并增强居民对基层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信任感。

  徐辉江是跳伞塔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他也是辖区居民的家庭医生。据徐辉江介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是看常见病和慢性病。除了病人亲自上门享受医疗服务,同时,徐辉手里的签约病人都可以通过微信或者是电话随时和他进行交流。“对签约病人,家庭医生起到一个很好的提示作用,比如有病人不舒服,打来电话给我反映,我就会根据他的描述来判断他的情况,从而建议他应该看哪个科室。同时,对签约的老年病人,我们也会上门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受益者不仅是病人,还有医生。徐辉江坦言,家庭医生签约其实还有利于医生提升自身能力。在以前,只是单纯地为病人看病,而现在,一种新的理念正在兴起,那就是要为病人提供全套的健康管理服务。而要做好这样的服务,医生就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这是一种动力。”有了签约家庭医生,留在社区的病人多了,对基层医生的信任也增加了,不再凡病都挤大医院。

  在四川,家庭医生惠及的不仅仅是城市的居民,而是已经深入到农村。今年1月5日下午3点,在绵阳市江油新安镇黄土村1组黄德财的家中,新安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生汤小涛正在为老人做体检。黄德财今年83岁,肢体偏瘫,长期卧病在床,是当地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汤小涛是黄德财的签约家庭医生,每个月,他都需要定期到黄德财家中,为老人做体检、指导老人的用药和饮食以及如何正确进行锻炼等等。

  四川新闻网记者从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四川基层“家庭医生”制度逐渐建立。截止到2016年底,全省家庭医生签约率已达40.16%,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59.88%,全省3200多万人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88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100%,高血压管理率达64.11%,糖尿病管理率达53.66%,县域内就诊率达95.51%。

  2017年,四川将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着力点,推动“基层首诊”,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服务重心前移,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50%以上,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华西第二医院推出网上微信支付费用,患者可在手机上缴费后自行打印检验单条码,减少了排队时间。

  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大病双向转诊渠道通

  生了大病在基层医疗机构无法治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双向转诊应运而生。

  据了解,双向转诊是实施分级诊疗的重要环节,是推动不同功能定位医疗机构间上下联动,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供给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为引导病人向基层医疗机构合理分流,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在2014年9月印发了《关于完善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对双向转诊的具体实施做出了相关规定,以确保双向转诊渠道畅通。

  为保证在基层就诊的患者能及时转往上级医院,《通知》规定,每所基层医疗机构都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地理位置与至少2所以上二级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每所二级以上医院应至少与辖区内5所以上基层医疗机构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协议签订后,各医疗机构应遵循分级诊疗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开展双向转诊工作,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同时,患者在基层首诊后,不是随意就能走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对此,《通知》也做了明确的规定,这就保证了医院和患者双方的有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的国家级中心。华西专家号长期“一号难求”,然而,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每天到华西医院门诊看病的病人,其中有20%到30%左右的人的病情其实并不需要到华西医院,这就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为了让医疗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目前,成都市已有62家社区医院加盟了“华西社区联盟”,华西医院每天预留1000个号源给联盟内社区医院需要转诊的病人。同时,在华西专家的远程指导下,社区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可靠的医疗保障服务。

为了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华西医院专门设置了分级诊疗接待处。

  随着分级诊疗的逐步推进,到华西医院的疑难重症患者越来越多,其中有部分患者急需得到治疗。为了解决这部分病人挂号难、等不起的情况,2016年4月21日,华西医院开通了重大疾病门诊绿色通道,患有11种常见重大疾病的患者(其中包括双向转诊的患者)无须预约挂号,可直接到门诊一楼A3区疑难重症会诊中心就诊,医院会尽快安排门诊及住院治疗。2016年4月20日,51岁自贡肿瘤患者张先生通过上述绿色通道及时看到了医生,比他在网上预约的号提前了6天。

  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分级诊疗实施两年后,四川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省的“1+11医疗作战区”服务体系,明确功能定位,规范运行秩序,编制了基本医疗病种和疑难重症病种目录,印发173种常见病双向转诊指南,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实施双向转诊,逐渐改变“散发联合、散在转诊”带来的无序混乱转诊局面。实现了从无序单项转诊到有规双向转诊的转变。

首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华西附二院开展网络远程门诊

  互联网+医疗创新模式 足不出户网上看病

  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束缚,这是互联网的优势。近年来,四川利用互联网+医疗,改变了人们的就医模式、推进了优质资源的快速下沉。无卡网上挂号、虚拟就诊卡网上挂号、网络门诊、电子处方、远程诊疗、医保在线结算等,这些以往人们认为遥不可及的就医方式陆续成为现实。2016年对53岁的钟兰芝来说,是充满新鲜感的一年,因为她学会了使用微信在线支付。而这一切的改变,都从她带3岁的孙儿凡凡去当地医院看病开始。

华西附二院推出药物快递到家服务。

  2016年12月28日,钟兰芝带着咳嗽不止的3岁孙儿凡凡到新津县妇幼保健院看病,和以往不一样,这一次,她只需要带着凡凡坐在电脑屏幕前,就可以享受到远在成都的华西第二医院的儿科专家优质医疗服务。上午9点过,电脑对面的专家经过一系列的问诊以及指导凡凡身旁的医生查体后,凡凡被诊断为支气管炎。确诊后,华西第二医院的医生及时地开具了电子处方,钟兰芝通过微信在线支付,就回家等药了。当天下午2点过,与华西第二医院合作的药品公司的物流配送人员就将凡凡的药送到了钟兰芝的手中。“真的太好了,活这么大,从来没有想过还能这样看病。”

  据了解,互联网+医疗可以实现“医疗资源跟人走”,医生可打破时空限制,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来服务群众,引导患者基层首诊,提升家庭医生等医疗资源服务的主动性和覆盖面,增强医患沟通,促进群众自主健康管理意识,并通过制定慢病管理、妇幼健康管理等上门特需服务包,使慢病患者、妇幼等群体可以居家享受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2016年,四川“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初见成效。四川出台《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指导意见》和《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项目价格标准》为“互联网+医疗健康”奠定政策基础。同时,成立四川微医、川大华西二院等互联网医院,探索虚实结合、多级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除此,四川全省259个县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关系,藏区县医院实现远程会诊系统全覆盖。

首页 上一页[1][2][3]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四川党员说:我们牢记总书记重托]田孟良:当好科技“特派员” 助力贫困山区产业扶贫
  • 下一篇:今夜陈铎、乔榛带你一起聆听成都诗词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