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刚“满月”的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已展现出巨大的吸引力:短短一个月,这片119.99平方公里的土地新增企业近2000户,吸引资金250多亿元。
充满吸引力的不只是这一小片土地。今年一季度,四川省195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7869亿元;而过去5年,累计引进到位省外、境外资金4.7万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产业,既补短板、调结构,又推动培育发展新动能,让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迸发。
主动融入 借力发展
既不沿边也不靠海的四川,发展活力源于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合作的步伐坚定有力。2013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多次就融入“一带一路”、推进开放合作作出部署,将对外开放、借力发展作为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路径,和培育产业增长点的最直接抓手,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四川围绕“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大部署,大力推进国际交通枢纽建设,先后建设公铁、海铁多式联运中转站场,铁路口岸综合服务中心、铁路保税物流中心、中欧货物贸易转运中心和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建设项目掀起新一轮建设热潮,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加快建设。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270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96条,实现了与五大洲的通航,去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604万人次,在全国机场排名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州,排名第四位,跻身世界机场排位前50强,成为中国西部联通世界、对接全球的重要支点。去年5月,四川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项目、总投资718.6亿元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后,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拥有两座国际机场的城市。
在空中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公路、铁路、水路交通齐头并进,2016年底形成铁路、公路、水路共29条进出川大通道,为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架起了一条条通畅大道。2016年,成都车站旅客发送量4594万人次,是全国第五大铁路枢纽;进出川高速已有18条,省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519公里,排名全国第二。据介绍,近4年多来,四川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共完成投资5194亿元,居全国前列。
中欧班列(成都)堪称四川向西拓展对外开放大通道、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代表。2013年4月开通的中欧班列(成都),初期一周一班,只从成都到波兰罗兹,4年后的今天已成为以成都为中心、面向全国、辐射欧洲的货物发运平台,欧洲终点站也延伸至德国汉堡、意大利米兰等多个欧洲城市。2016年,中欧班列(成都)开行数量增至460列,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总数的四分之一。
搭建平台 深化合作
四川着力深化经贸产能务实合作,突出重点国家、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在能源电力、轨道交通、电子信息、轻工纺织、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取得众多合作成果。投资过百亿元的重点项目数量快速增长。2012年,四川新开工投资过百亿元项目12个,涉及总投资约2600亿元,去年这组数据则分别跃升至37个、9900多亿元。今年初,美国格罗方德公司把投资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12英寸晶圆制造基地落户成都,这是格罗方德全球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四川史上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看好当地半导体产业的物流、供应网络和分销市场是最终决定落户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已达321户。
四川一直着力搭建和用好各类开放合作平台。5月10日,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总投资30亿元的中国-欧洲中心在成都高新区正式启用,中心将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西部与欧洲进行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和“一带一路”经济联络基地;同一天,“2017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举办,吸引了一批世界著名研发机构、投资机构、顶级孵化载体,这是成都第三次成功举办“创交会”;已举办16届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成为西部12个省(区、市)与海内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去年的西博会吸引来自全球91个国家(地区)的6万余名嘉宾客商参会,境外参展企业达2347家。而天府新区、中国(四川)自贸区、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以及中韩创新创业园、中德创新产业园、中法成都生态园等园区的形成,为对外开放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成都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四川外贸进出口较去年同期增长57.1%,其中,出口增长40.7%,进口增长76.4%。与美国、东盟、欧盟三大传统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快速增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增势更是迅猛。
原标题:四川 融入“一带一路”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