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的马婆婆是4位开山老祖中现在唯一健在者,正是她让清香滑糯的传统手工粽子走进越来越多成都人的生活
5月27日,斑驳的阳光透过法国梧桐树洒在成都马鞍路的街面上,树影下,这条不足600米长的小街支满了粽子摊位,一眼望不到头。微风过后,粽子独有的那种清香瞬间渗满整条小街。
端午节前,这条平日里沉寂的小街瞬间就恢复了活力。人声鼎沸中椒盐、蜜枣、水果、玉米、八宝、排骨、鲜肉、牛肉、板栗、腊肉、鸡肉、蛋黄、香肠等各种口味的粽子和咸鸭蛋把街面占得连插针的缝隙都不留。
连续近30年,每年火爆近一月,这条小街早已成了一个传奇。传奇中总有一些灵魂人物,她们就是这条街上的婆婆们。1989年居住在马鞍东路省建筑第九公司职工宿舍的李婆婆为贴补家用,把自己包的粽子拿到宿舍门口摆摊。除了卖粽子以外,还卖一些咸菜。1992年同住13号大院马婆婆、梅婆婆和任婆婆三位加入到“婆婆粽子团”。
随着生意渐好,这条街上卖粽子的也慢慢多了起来,粽子一条街渐成气候。正是这4位“粽子婆婆”让清香滑糯的传统手工粽子走进了成都人的生活。
如今,4位“粽子婆婆”中的3位已离世,只有91岁的马婆婆还在江湖上震堂子。
一头银发,满脸慈祥的马婆婆端坐在路边的一把竹椅上,老人家正慢条斯理地包着粽子。五六张细窄的芦竹叶层层相叠,叶片左右交叉便卷成圆锥形的喇叭状,再填入晶莹剔透的糯米直至身形饱满,五色丝线麻利一绕,一个菱角状的粽子便出现在手间。
“我妈包的传统的尖尖粽最好吃。”儿子马天利说,“老人家如今动作慢了,属于半退隐江湖了,但端午前她老人家还是要坚持包下粽子。当年老妈就是靠包粽子贴补了不少家用。”
老街上,再也看不见李婆婆、梅婆婆、任婆婆这几位前辈的身影了,但粽香依旧,有更多的婆婆和老人们的儿女辈扛起了传承几十年的“粽子江湖”,马鞍路的粽子传奇还在延续。
马鞍路“粽子一条街”,承载很多成都人的历史记忆。
上世纪90年代初,由马鞍东路13号院,几个老住户凭着各自的好手艺,每逢端午节在小区门口卖自家手工粽子逐渐延伸而来的传统特色街。当时的婆婆们,就是各家各户的招牌,加上街办的有效管理,粽子越来越火,俨然形成了著名的粽子一条街,也自然而然成为成都人购买粽子的特色街。
当年的粽子,并不是由粽叶包制,而是用竹叶,很割手,品种也只有椒盐、鲜肉和腊肉等。这些年来,每每端午来临,提起那些好吃的粽子,成都人总会想到马鞍东路粽子一条街。这是成都一道温馨的民俗风景。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谭曦摄影报道
[1][2][3][4][5]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77岁的杨婆婆,1994年开始在马鞍路卖粽子,最拿手的是尖尖粽,她说如今好多人包的尖尖粽都不尖了
首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76岁的刘婆婆一头银发,1994年开始在马鞍路包粽子,是街面上的老大姐了。桌子拼起,一大盆泡好的新鲜粽叶,一大盆和好的糯米,“喜欢啥子味道,马上给你包!”
首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75岁的陈婆婆,在马鞍路卖了20多年粽子,包尖尖粽的手艺是当媳妇时学的。退休前是医生,如今小区大铁门上都贴了她一张大头像
首页 上一页[2][3][4][5][6]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71岁的洪婆婆,2003年开始在马鞍路卖粽子,“几千斤糯米都准备好了,就等老主顾了。”
首页 上一页[3][4][5][6][7]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