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成都95岁“鞋垫婆婆”离世 笑容定格为城市记忆

时间:2017-06-02

“鞋垫婆婆”的微笑定格在人们的心里。

  桥上,车流、行人匆匆而过,桥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一手举着针,眼睛杵着拿线的手,线没穿过针孔,老人抿了抿线头,再用指头捻细,又重复起相同的动作……

  这一幕,曾被称作成都太升桥桥头“最美的风景”,95岁的“鞋垫婆婆”王清秀,就是这风景的主角。

  过去十多年来,每天,从早晨到傍晚,这位老人都在此缝鞋垫、卖鞋垫。渐渐地,一些暖心的画面出现:专程跑来,花1000元只买20双鞋垫的年轻女子;送来围巾、帽子、暖宝宝的市民……

  如今,车流、行人还在,而“鞋垫婆婆”的身影和她那一脸褶子的微笑,却因一场意外,定格在了城市的记忆中。

  城市风景

  九旬太婆桥头缝鞋垫 “闲不住想找事情做”

  说起“鞋垫婆婆”王婆婆,太升桥附近的市民都知道,“就是那个90多岁了,还自食其力,做鞋垫来卖的太婆嘛。”

  每天上午8点半左右,王婆婆都会推着她的小推车出现在桥头。取下小竹凳,靠着桥头柱坐好,尽管旁边车水马龙,她也能立马进入“工作状态”。王婆婆佝偻着背,眼睛快要贴在鞋垫上。一双鞋垫,十元钱,一针一线,都是王婆婆这样虚着眼睛缝出来的。

  王婆婆一生坎坷。18岁嫁到成都,37岁失去丈夫,膝下4个儿女,都是她一人靠着给别人洗被子、做清洁拉扯大的。退休后,王婆婆缝鞋垫、卖鞋垫补贴家用。不想麻烦子孙,90多岁的她依旧坚持自己出门;肚子饿了,就吃上两口带来的馒头。“家里呆不住,想找点事情做。”面对陌生人的关心,老人常常这样说。

  爱心接力

  好心人“突袭”吓跑婆婆 “我承不了这个情”

  从2007年开始,华西都市报记者朱建国就在拍王婆婆了。“我当时只是想记录一下老成都,‘鞋垫婆婆’就是一道风景线。”朱建国说,老人最有感染力的,是脸上的笑容,“对每个跟她说话的人都笑,就算别人没有买她的鞋垫,她也笑。”

  2013年1月,朱建国拍下了“鞋垫婆婆”的一组图片,经过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发布后,一场爱心接力就此展开。

  有人拿上几双鞋垫,扔下100元钞票就走;一个陌生女子走了过来,送来一条围巾;两个小姑娘,拿出了包里的暖宝宝……就在报道发出的当天,无数好心人的“突袭”,让王婆婆有些懵,“生意怎么突然那么好?”

  鞋垫卖了这么多年,都是十元一双,有人拿出100元,却只拿走两三双,有人甚至给了钱就走,短短几十分钟内,收入五六百元,王婆婆有些不安。

  之后的几天,她没有出现。“好多人给我送钱送东西,我心里不舒服,承不了这个情。”然而,避过“风头”后,王婆婆又去“上班”了,用她的话来讲,就是“闲不住”。

[1][2]下一页 尾页

老人每天都推着车去“上班”。

  突发意外

  摔倒入院仍然念念不忘“我还要做鞋垫”

  一向“闲不住”的老人,却已有两个多月没出现在太升桥桥头了。

  一切,源于一场意外。今年3月20日傍晚,王婆婆拖着小推车回家,行至星辉中路路口时,摔倒在地,路人立刻拨打了120、110。

  因右大腿骨折,王婆婆须入院进行手术治疗。病痛,把她“困”在了病床上。“我不医。”95岁的老人,像小孩子一样闹起了脾气。躺在病床上,王婆婆常念叨着,“啥子时候能好?我还要做鞋垫。”

  奇迹没有发生。因骨折引起多种并发症,95岁高龄的王婆婆在5月24日离开了人世。太升桥头,那道“最美的风景”成为了历史。

  上万网友留言送别婆婆

  “您的鞋垫让我踏实,愿您一路走好!”

  5月31日晚,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发布“鞋垫婆婆”去世的消息后,不到一天,该微博评论量过万。评论中,不少人都曾在王婆婆处买过鞋垫。

  网友“战犬_”鞋里垫着的,正是王婆婆亲手缝的鞋垫。几年前,看到新闻后,他专程坐公交车去买鞋垫,“奶奶人特别好,我说我拿不准尺码她让我直接塞进鞋里试试,不买也没事。”

  王婆婆用自己的双手,为孩子撑起一片天,也用自己的行动,为路过这里的年轻人们点亮了一盏灯。“每次看到她在那里,就觉得很安心,一个九旬老人还在自食其力,何况我们年轻人呢?”多日不见“鞋垫婆婆”,网友“丸子”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很想再买一双婆婆的鞋垫,可惜再也没有了。”

  在成都,除了“鞋垫婆婆”,还有给儿子赚钱治病的“毽子婆婆”、卖菜扛包的“红薯爷爷”、多收了钱会追着还的“黄桷兰婆婆”……他们用朴实,造就了城市一角最美的风景,温暖了别人,也收获了爱心和尊重。“穿着您的鞋垫,我们的心,也很踏实,愿您一路走好!”网友“Woo”说道。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吴冰清实习生昔兴琪 图由朱建国提供

首页 上一页[1][2]
  • 上一篇:公积金异地转移成都已接入 提前实现“账随人走”
  • 下一篇:成都公布65座地铁站命名 福州路站更名西部会展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