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成都地区高校开设方言课程的思考》的论文,引起了不少人关注。论文的第一署名作者杜谦,是西南民族大学的老师。他认为,成都的高校有必要开展方言课程的教学。实际上,他更倾向于高校在通识选修课中开设方言课,兼顾实用性、趣味性、人文情怀等。
“很有兴趣听一听教成都话的课怎么上”、“早就想学会一口很溜的成都话”……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的20名在校大学生中,15人表示期待开设方言课。
论文中以名词为例
整理归纳的成都话词汇
不同于普通话的规则
1
成都话是双音节,普通话是单音节词,如:梨子、桃子、盐巴……
2
词素重叠形式的成都方言名词,如:盖盖儿、角角、包包……
3
完全不同的名词,如:铺盖、讨口子、倒拐子……
老师建议
教方言宜开设通识选修课
杜谦在论文中表示,在其组织的大学新生调查中“55%的同学基本听不懂成都话,61%的同学认为成都地区的方言使用率比家乡更高”。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同学们初来乍到,加上成都又是一个方言强势区,难免会产生陌生感、距离感和孤独感。这就有了学习方言的客观需求。他说,这是以300名大一新生为样本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
“成都方言的教学应当围绕语音来重点进行。”杜谦表示,高校若开设课程教方言,适宜开设通识选修课,“一至两个学期就足够了”。粤语、闽南语等方言,早就有语言教材、课程等。但四川话尚未有固定的标准和教程,所以他在论文中提的方言是成都话,并且未涉及成都话各个分支,主要以成都主城区的发音为参照。若开设课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教学方案。
杜谦据《汉语方言词汇》,将成都话的903条词语与普通话进行比较后发现,它与普通话相同的词语占半数以上(56%)……另一方面,它们之间的差异也相当明显 (44%)”。由于词汇等的差异,成都话的词汇和语法教学等,也应纳入教学内容。不过,杜谦表示,对于本科生,自己倾向于这门课程设置为选修课,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人文情怀等,“个人觉得若不是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等,无需做太多深刻理论探索”。
调查大学生
20人中15人赞同开成都方言课
成都商报记者调查采访了四川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的20名大学生。他们分别来自河北、浙江、新疆、天津、福建等地,还有两名是四川人。其中,15人(包括两名四川同学)表示“赞同学校开设成都方言课”。这20名同学中,90%的同学表示刚来成都时只能听懂部分四川话。95%的同学表示,一两年后,周围同学说的四川话能基本听懂。
来自吉林的毛安玉说,来成都这4年,除了某些特殊词汇的用法,现在几乎能全部听懂,比较麻烦的是买东西讲价钱提到‘四’或‘十’时需要借助手势再次确认。她学会了“鼓捣”、“扯拐”、“撇脱”等等,但是遇到“更深奥的本土词汇”,还是需要“翻译”。现在方言在许多地区都是需要被拯救的,它们有被重新学习的重要性。“选修成都方言,肯定会有很多人报名”。来自福建的于莎莎赞同开设成都话的方言课,还提出可以开设上海话、温州话、粤语等方言的课程。
也有同学认为,方言学习也可以讲座、社团活动等方式来进行。来自河北秦皇岛的杨同学是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她认为,普通话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可以通过课程教学来推广。而方言没有固定的标准。比如,即便在四川省内,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区对同一含义词汇的表述也会不一样,因而将它弄成一门课程“估计不太容易”。
语言学教授
方言可进课堂 但成本过高
川大文新学院硕士生导师杜晓莉表示,方言学是一门学问,在汉语言文学的整个学科之中,有一定的地位和重要性。在高校的教学中,语言学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有方言学的内容。在本科教学中,方言纳入课堂的不多,适当开展选修课,还是有必要。不过,若开设课程,要注重整个方言体系的研究。
川大文新学院教授王红则表示,川大一直要求老师上课必须使用流利的普通话教学,并且学生也来自全国各地,所以至少在校期间,同学们不会有方言方面的交流问题。
川大文新学院语言学教授俞理明认为,方言毫无疑问可以进入课堂。但他更倾向于将方言作为“地方艺术研究”、“文化艺术欣赏”等方式进入课堂,例如方言小品等。如果将方言作为一门语言工具来专门学习,成本过高。需要修订教材、准备课时等等。由于方言的定位相对困难,所以教材的修订就很不易。“比如四川方言就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成都方言也有许多分支。”这就使得教材的编撰、教学的准备成本过高。
他山之石
已有高校 开设方言课
其实,高校开设方言课程,并不新鲜。
2015年,厦门理工学院将闽南方言作为新增专业,正式面向社会招收本科生。该专业当年招收了6人,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课,会用闽南话进行主持、采访、编导等,还要学习闽南美食和茶道等地方文化。2014年,闽南科技学院也首次开设了“学说泉州话”选修课,专门从校外聘请教师进行授课,一开课就吸引了100多名学生参加。
暨南大学的选修课程中有粤语课。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甚至将苏州话纳入必修课。
四川师范大学有一门选修课叫做巴蜀民俗与方言。负责该课程的老师黄尚军曾表示,这门课有助于外地的学生更快融入成都。
成都商报记者 王 实习生 周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