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拼命三郎”的精神
――再论不忘初心,走好新的“赶考”路
本报评论员 周明华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王东明同志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闭幕大会上的脱稿感言,既是不沉溺于成绩的自警与自醒,也是自加压力、不断奋进的激励与鞭策。五年征程,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省委团结带领9000多万四川儿女顽强拼搏,走过了一段又一段艰辛之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今天,新一届省委接过“接力棒”,率领我们踏上了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赶考”路。此时,我们更须保持清醒头脑,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拿出“拼命三郎”的精神,在新的“赶考”路上奋力夺取新胜利。
遥忆当年,革命取得胜利之后,毛泽东同志就曾多次告诫全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正视今天,前行之路虽无硝烟,但同样充满着各种风险与不期而至的挑战,同样需要攻克堡垒、突破难关,同样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拼”字当头,一拼到底。此时,我们同样呼唤、更加需要那种无所畏惧、勇于拼搏的“拼命三郎”精神。
“拼命三郎”精神,就是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体现为不胜不休的英雄气概,体现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必胜信念。未来五年,我们要始终不渝朝着“两个跨越”的奋斗目标坚定前行。决胜全面小康,是必须如期完成的首要任务;建设经济强省,是决定四川未来前途的历史使命。引领经济新常态、打赢脱贫攻坚战,形势和任务十分严峻。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的省情尚未根本改变,区域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还比较突出,转方式调结构仍需攻坚……面对这些问题,特别需要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用非凡的勇气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去克服、去战胜,创造新的业绩,书写新的答卷。
“拼”字当头,拼的是激情,展现的是冲劲和干劲。意识决定行动,干事创业的激情来自思想的“总开关”。只有牢记一个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坚定为民谋福祉的意志和信念,才能义无返顾地冲锋在前。今天之所以再提“拼命三郎”精神,因为新的征程充满挑战,新的困难层出不穷,新的机遇稍纵即逝。特别是在大战硬战面前,要有那么一股攻坚克难的精气神,要有抢抓战机的意识与行动,从而增强决战勇气、坚定决胜信心,用苦干实干推动一项项工作全面落到实处。
“拼”字当头,不是拼蛮力,要顺时应势,拼到点子上,拼出实效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项工作往往齐头并进,涉及面广、时间紧迫,十分繁杂。广大党员干部要顺势而为、厘清缓急、挂图作战,拿出“绣花”功夫,精耕细作,扑下身子,狠抓落实。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松劲,碰到阻碍不慌神、不气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敢拼善搏,闯出一片新天地。
“中国经济每一回破茧成蝶,靠的都是创新”。“敢为天下先”曾是四川人自豪的标志,要不断创新,唯有打破思维定式,冲破藩篱禁锢,勇于先行先试,敢打敢拼,拼出智慧,拼出气度,才能拼出发展新动能,拼出事业新气象,拼出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新图景!
原标题:拿出“拼命三郎”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