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喜事不断。几天前,全球知名的城市评级机构GaWC发布了四年一次的最新版2016年世界城市评级报告,成都连跳4级,跻身全球化城市百强。继这一新闻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刷屏后,成都即将举办金砖国家电影节的消息又高踞各媒体头条。
先让我们梳理一下,看看金砖国家电影节到底有几分成色。
说到这,就要先看看金砖国家的成色。2001年,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2010年南非加入后,改称为“金砖国家”。过去10年,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是五大金砖国家在经济、金融和发展领域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会晤后,今年9月3日至5日将在中国厦门举行第九次会晤。而金砖国家电影节,则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首届金砖国家电影节于2016年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其中,中国参映的影片《百鸟朝凤》荣获评委会特别大奖。今年,中国接棒金砖国家主席国,而“2017中国成都・金砖国家电影节”,就是厦门会晤系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一项。
这样一个内涵丰富的电影节落户成都,再次证明了成都在文化、展会、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实力。以对外交往来说,目前,成都拥有外国驻蓉领事机构16个,落户世界500强企业278家,全球财富论坛、世界华商大会、全球创交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世航会等越来越多的大型国际会议花落蓉城。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发挥中国内地城市在对外交往中的更大作用,成都正拼劲十足。
更关键的是,成都目前正在大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可不是个头衔,必须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要不,何以“体现国家意志”?何以“代表国家形象”?前不久,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树立“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开放观,高点谋划对外开放工作,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走在前列。其中重点,就是要对接国家顶层设计。5月的“一带一路”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推进民心相通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筑牢社会根基。电影是人类沟通最通俗的语言,显然在促进民心相通、深化文化交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这次,成都举办金砖国家电影节,拿出了很多新创意。比如由五个金砖国家的五位导演共同演绎“时间去哪儿了”,这个片名,就有大文章,这原是2014年中国最火的一首歌曲,更因在习近平主席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被提及而名动天下,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别样解读。以这样的一个电影开场,中国味浓厚,时代感十足;还有首创“国家电影日”活动,以“每一天,一个国家,一种电影文化”的样式,按国别集中展现不同国家的电影文化,充分体现“不同文化,一样精彩”;为了创造更好的观影和交流效果,成都设计了“影院+社区,观影+互动”的展映方式,实现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另外,这次电影节大奖名为“熊猫奖”,突出了成都元素,极具亲和力。各种精心设计,就是为将这次电影节打造成一个文明互鉴的典范,成为金砖合作乃至“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范本。
五光十色,百态人生。一部电影,就是人们爱上一座城市的理由。对加快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成都而言,显然,电影产业是一个要努力抢占的桥头堡。近年来,成都服务业提升成效很大,带动了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目前,成都拥有143家电影院,24条电影院线,2016年票房达14.51亿元,继2015年之后再次成为票房第五城。而且,在活跃市场的同时,成都的惠民电影放映工程也扎实推进,每年面向农村地区、涉农社区、特殊人群开展公益电影放映三万余场;率先在全国创新公益电影放映模式,开展“公益电影进影院”惠民电影放映活动。
眼下,成都每年举办的国际性电影展映活动可谓琳琅满目,有欧盟影展、法国影展、德国影展、意大利影展,现在,又加上一个金砖国家电影节。前不久,《人民日报》刊发了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题为“让城市闪耀人文光辉”的文章,其中,“扬城市之韵”“固城市之根”“立城市之品”的提法读来极为给力。这次金砖国家电影节的举办,势必对扬成都之韵、立成都之品有莫大助力,必将提升成都文化软实力。
说起电影,我们会想到柏林,想到戛纳,想到好莱坞。以后,成都会不会跻身其间呢?也许,抵达梦想的路程非常遥远,但值得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