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多点多极共兴 齐头并进谋发展

时间:2017-06-12

  版首语

  过去5年,四川多点多极竞相发展态势总体形成。这证明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是正确的路径选择。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部署,要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的新格局。

  省委强调,在区域经济发展大趋势下,赢得竞争优势越来越需要增长极的引领带动和点极之间的协同联动,促进区域内经济布局和要素配置优化,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整体性。

  围绕这一热点话题,来自研究前沿和基层一线的5位人士,畅谈认识和行动。

  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区域经济教研部主任孙超英:

  创新是实现区域协同共兴的根本动力

  □本报记者 张守帅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必须坚持把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作为激发区域内在活力、增强四川经济实力的重大抓手,在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多点多极共兴、同步全面小康的发展局面,打造引领西部、面向全国的核心增长区域。

  在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区域经济教研部主任孙超英看来,实现这一动人前景,从根本上讲,要靠区域创新实现区域协同共兴。

  “多极”“多点”如雨后春笋涌现

  记者: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为什么要强化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作用?

  孙超英: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是四川最大的省情。过去5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是一个正确的路径选择,也是下一步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的重要战略支撑。

  过去5年,四川的市州和区县呈现出齐头并进的发展势头,有一些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火车头。在五大经济区中,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川南、川东北经济区经济总量均超过5000亿元;在21个市州中,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的达15个;在183个县(市、区),经济总量过百亿的达到112个。这证明,多培育增长极、多培育增长点,能够带动全省区域经济的发展。

  极化效应正转化为扩散效应

  记者:从竞相发展到协同发展,这一转变如何实现?

  孙超英:从市州在经济区中的区位看,可以分为中心区和边缘区。在一段时间内,中心区域有一个明显的极化现象,把周边的人力、物力、财力向中心地带吸引聚集。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极化效应会转为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省委省政府努力创造条件,在形成多点多极支撑发展局面的同时,推动区域发展早日进入要素扩散阶段。同时,也推进各个“极”之间开放合作,促使人力、物力、科技等生产要素不断交换,带动区域之间的协同共兴。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交通领域投资连续5年居全国前列,高速公路、铁路、高等级航道里程分别达6610公里、4623公里、1515公里,进出川大通道达29条,这对扭转市州区位劣势、畅通合作渠道有显著作用。

  协同共兴的内在机制是区域创新

  记者:为什么说实现区域协同的根本动力靠创新?

  孙超英: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按经济发展规律来促成一体化发展、协调发展、协同发展”的阶段。

  四川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把协同共兴提上日程。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实现经济区内部的协同,也要实现经济区之间的协同。而且,每个区域都要根据自身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基础、群众愿望,形成错位发展的态势。

  从我自己的研究看,区域协同共兴存在一个很有意思的内在机制,这就是区域创新,如区域空间创新、主体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等。可以说,创新是实现区域协同共兴的根本动力和最终动力。四川是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之一,有这样的优势和条件。

  建议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

  记者:您认为四川区域经济的前景如何?

  孙超英:四川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拥有许多难得的机遇: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天府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国家布局交汇叠加,脱贫攻坚、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国家政策交汇叠加。

  我认为,还应该站得更高一点看这个问题。四川作为西部经济大省,应该把周围的蓬勃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打造成渝西昆贵大经济圈,打造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后的中国经济第四极。

[1][2][3][4][5]下一页 尾页

  区 域 经 济 板 块

  点题:十届省委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打造各具特色和支撑的区域经济板块,推动川南经济区建成长江上游重要城市群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

  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党工委书记刘光明:

  协同发展打造全省第二增长极

  □本报记者 唐泽文

  今年4月,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正式落地泸州市龙马潭区。目前,通过各类招商平台,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已累计签约560余亿元。

  在龙马潭区委书记、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党工委书记、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光明看来,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将为整个川南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带来明显提升,在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中大有作为。

  记者:你怎么看待川南城市群未来的发展?

  刘光明:川南城市群包括泸州、宜宾、内江、自贡等地,近年来,该城市群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及“两化”互动进程中成果丰硕。未来,川南城市群将发展成为除成都城市群之外的四川经济发展第二个增长极。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多点多极共兴”,未来五年川南城市群必将迎来政策利好。就我们自身来说,一定会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和港口优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放大地区枢纽优势,助推泸州成为川南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记者: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挂牌,对泸州的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

  刘光明: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在龙马潭区挂牌,标志着泸州经济正式迈入自贸经济新时代。今后的泸州经济将会呈现投资环境更好、产业结构更优、开放合作更广、新兴业态更多、辐射能力更强等特点。

  川南临港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依托长江,承东启西、协同开放、面向全球,重点发展航运物流、港口贸易、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以及装备制造、现代医药、食品饮料等先进制造和特色优势产业。挂牌以来,川南临港片区已与传化物流、恒天文投集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首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尾页

  县 域 底 部 基 础

  点题:十届省委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夯实县域底部基础,引导县域经济因地制宜、培植优势,加快县城和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壮大民营经济实力,支持有条件的县撤县设市;强化市县协同联动,加强区域政策统筹,推动市(州)之间、县(市、区)之间基础设施、要素市场、公共服务等共建共享,最大限度优化整合资源、激发潜力活力,在优势互补中实现更大发展。

  岳池县委书记郑鹏程: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经济

  □康建林 本报记者 刘川

  近年来,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的岳池县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县委书记郑鹏程对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更是认识深刻。

  记者:作为县委书记,你怎么理解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县域经济方面的论述?

  郑鹏程:在某种程度上,县域经济强,则中国经济强;县域经济强,则区域经济强。四川县级行政区划多,县域差别大、县域经济欠发达,将县域经济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和着力点,意义重大。

  四川发展的差距在县域经济,潜力也在县域经济。夯实多点多极底部支撑不仅需要支撑作用明显的“十强县”、市辖区和重点开发区县的快速发展,更需要数量更多的像岳池这样农产品主产区县、生态功能区县等的发展。

  记者:县(市、区)如何才能形成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郑鹏程:当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很多地方在招商引资中,抢同一个项目。这不仅说明发展紧迫,也说明经济同质化同构化严重。

  县(市、区)必须立足独特资源禀赋,找准发展优势所在,发展特色经济,建立“属于自己的产业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道路,才能在发展中抢占先机。

  记者:岳池是如何在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发展县域经济的?

  郑鹏程: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基础,岳池敲定了生物医药这一产业,并引进了科伦药业这一医药巨头。

  扭住科伦这个龙头,我们还规划建设了工业园区,吸引川渝两地众多医药企业入驻。2016年,岳池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4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实现产值34亿元,同比增长57.3%。下一步,我们计划通过向医药产业的上下游不断延伸来实施医药产业倍增计划,全力打造西部现代中药产业基地、成渝地区特色原料药基地、川东北医贸物流中心,打造大健康产业。

首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尾页

  首 位 城 市

  点题:十届省委报告提出,强化首位城市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支持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羽:

  主动服务全省大局成都才能有更大发展

  □本报记者 蒋君芳

  经济体量占全省三分之一的首位城市,如何发挥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近日,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羽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成都一方面将加速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带动兄弟市州与区域板块,为全省发展多做贡献。

  记者:把“加速自身发展速度”放在首要位置,如何理解?

  杨羽:成都只有做大做强自身,巩固领先发展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作为全省经济列车的“火车头”,成都近年来一直表现出强劲的加速向前态势。今年一季度,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8.5亿元,同比增长8.2%。在今年4月召开的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成都更是确立了“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新目标,展现出加速奔跑的自信姿态。

  记者:我们也注意到,成都与周边市州也在不断碰撞出“火花”。

  杨羽:成都的发展成绩,不仅属于成都;成都的发展目光,也不能局限于成都。主动服务全省大局,成都才能实现更大发展。刚刚过去的5月,成都与市州之间就有满满收获:成德两市签署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并将陆续签署通信、新闻宣传、产业等多个领域的专项备忘录和合作协议;成都广元两市签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在工业、物流、旅游等领域形成专项合作协议;成都巴中两市连续召开两次协同发展对接座谈会,成都组织首批22家企业(协会)赴巴中考察对接,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1个。

  记者:下一步的区域合作中,成都如何主动作为?

  杨羽:全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工作,加快建立成德绵协同创新联动机制,积极打造成德绵协同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合力推动创新要素聚集与自由流动,引导并发挥成德绵市场主体协同创新主导作用,大力推进成德绵交通路网建设,推进成德绵产业协调布局与错位发展;

  推进成遂两市在成南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成遂协同发展示范园、产业信息共享平台等领域达成合作;

  合力促进成乐两市打造“无障碍”旅游区,推进景区标志牌、旅游服务站和旅游咨询点的统一建设;

  围绕共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与泸州合作,进一步推动协同发展。

首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尾页

  市 州 经 济 梯 队

  点题:十届省委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持续做大市州经济梯队,支持市(州)错位发展、竞相赶超,加快培育壮大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推动开发区园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

  内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波:

  做大市州经济要坚持错位发展

  □本报记者 邵明亮

  今年2月,内江高新区获批为国家级高新区,成为全省8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最年轻”的一个。6月8日,内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波在谈到对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认识和理解时表示,在做大市州经济梯队实践中,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疑是强大引擎。

  记者:做大市州经济梯队的关键要领是什么?

  陈波:各市州要有自己清晰的战略定位,关键在于“错位发展”。错位发展应体现在两个层面,从市州层面看,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发展战略定位要有所区别;从区县的层面看,城市内部的各区县产业发展也要体现差异。

  记者:为实现次级突破,内江做了哪些工作,又重点培育了哪些产业?

  陈波:内江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构建以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以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以三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为方向的“5+3+3”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今年一季度,内江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6.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7%,高于其他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

  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推动内江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未来可重点培育这些产业集群。

  记者:作为全省“最年轻”的国家级高新区,内江高新区如何助推内江做大市州经济?

  陈波:一方面,内江高新区加大对产业技改的投入,不断做大优势产业,推动老工业基地改造及传统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内江高新区还出台优惠政策,设置种子资金800万元,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成功孵化提供支撑。

  如今,白马园区的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加速聚集,隆昌园区的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壮大,高桥园区的科教产业不断成长。预计到2020年,内江高新区将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将达65%以上,成为内江经济版图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首页 上一页[1][2][3][4][5]
  • 上一篇:[砥砺奋进的五年・驻村蹲点话脱贫]眉山高台乡百家池村:环线修进山 致富路更宽
  • 下一篇: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