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锦(前)拜祭简少良
他,作为排副,坚守怒江阻击日军
他,不幸牺牲,战友将他葬在施甸
6月,云南施甸县,林木郁郁葱葱。
苏泽锦站在一座远征军孤坟前,泪流满面。20多年前,一次偶然的经历,她与此坟结缘。
坟墓已残破不堪,始终无人再来祭奠。但碑文上的文字,能清晰辨认这位抗日远征军的戎马经历。
1943年,中日两军对峙于怒江两岸,时任远征军71军87师260团1营3连上士排副的成都人简少良,不幸牺牲于此,战友将他埋葬在半山腰上。
感动于中国远征军的事迹,苏泽锦暗下决心,一定要帮他寻到成都的亲人。
就此,“寻找成都东水井街远征军简少良后人”的网帖在川人朋友圈扩散,云南、四川两地志愿者,接力寻找简少良的家人。
发现
孤坟矗立玉米地
看不出有祭扫的痕迹
连日来,一则“寻找成都东水井街的远征军简少良后人”的帖子,刷爆朋友圈。帖子中,苏泽锦把墓碑上的所有信息,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
“20多年前,一次偶然机会,我见到了这座坟。”6月8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与苏泽锦取得了联系。她说,这座坟位于云南施甸县太平镇乌木村,周围种满了一人多高的玉米,“第一次到这里,它就静静地躺在那儿,看不出有祭扫的痕迹。”
苏泽锦回忆,出于对军人的尊重,她刨开了周围的玉米,以及坟头的杂草,一座墓门残破、充满历史感的远征军墓,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轻轻拭去碑上泥土,“71军、殁于癸未年、成都”等字样显现出来。
“我有家人参加过远征军,所以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很感兴趣。”苏泽锦仔细记录下碑文信息,“他叫简少良,成都人,远征军71军87师260团1营3连上士排副,牺牲于1943年。”苏泽锦说,简少良牺牲后,战友将他葬在这里,并立下此碑。
保护
百姓曾加固墓碑
两年前残墓已重新修缮
“家里爷爷辈的,就有亲人当过远征军。”苏泽锦说,她从小就对抗日战争感兴趣,尤其是家乡云南一带的抗战历史,“第一次看到这个完整墓碑时,心里既激动也很感慨。”
“这样的墓,在滇西一带有很多,大多都是保家卫国的战士留下,有的只有坟堆。”她说,简少良有完整的墓碑,只是“藏”在一片玉米地里,很难让人引起注意。由于担心这处墓地被破坏,她联系了当地文管所、村委会,呼吁村民一同保护。
“墓地处在怒江东岸的陡坡,易遭受泥石流。”她说,当地百姓为了保护这座墓碑,曾自发进行加固,相关部门也很重视。2014年,在多方努力之下,这座远征军孤坟,得以重新修缮,新立了墓门架。
往事
激战炸毁惠通桥
中日两军对峙怒江两岸
“从碑文信息来看,简少良牺牲之时,中日两军正对峙于怒江两岸。”6月9日,全国著名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分析,身在远征军71军87师的简少良,与部队驻扎在怒江以西的施甸一带。
1942年5月,日军攻陷龙陵县城后,连夜占据了怒江西岸的松山。为了防止日军继续深入,中国军队当机立断炸毁了唯一的通道――惠通桥。
而后,凭借怒江这道天险,加上飞虎队、地面部队的配合,成功阻断了日军的进攻步伐,让他们“越过怒江直捣昆明、重庆”的企图,彻底毁在了怒江河畔。
自此,中国军队拉开了反攻日寇的序幕。“最先到来的是71军的36师。”戈叔亚说,之后,71军87师、88师等部队相继赶来。从1942年5月至1944年5月间,两军之间多次有试探性的袭击,“中国军队也在熟练使用游击战,屡次对日军进行骚扰、刺探军情等活动,为大反攻准备了充实基础。”
“1943年8月,简少良牺牲时,正是两军对峙之时。”戈叔亚分析,这位成都籍远征军人要么是在敌我交火中阵亡,要么就在军旅中身染重病离去。
线索
牺牲时29岁
或留有子嗣健在
“墓碑上的文字显示,这位牺牲的远征军战士隶属71军87师。”长期关注这段历史的老兵志愿者泓影说,抗战期间,71军有三个王牌师,其中就包括战功赫赫的87师,这支部队曾参加淞沪会战,后来还作为参加滇西反攻对日作战的部队,是较早进入滇西的一支远征军部队。
“简少良牺牲时,已经是上士排副。”泓影说,由此可推断,简少良参加这支部队的时间较早,“但参加早期的淞沪会战可能性不大。既是从成都出去的,很可能是当时71军在西昌一带征兵时,他作为补充兵员加入的部队。”
此外,简少良在牺牲时,已是29岁。“在那个年代,一般情况来说是已经成婚了。”泓影说,因此不排除留有后人健在。简少良牺牲的几个月后,滇西反攻的战斗打响,“1944年5月11日,远征军渡过怒江,发生了松山、龙陵等多场战斗,知道他墓碑的战友很有可能也牺牲了。”
寻访
水井街有简姓人
但与简少良无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墓碑还记录有简少良的住址。“上面刻着成都东水井街。”苏泽锦一遍遍翻看地图、在网上查询,“没找到东水井街这个地名。”
对此,成都民俗专家袁庭栋表示,虽未听过东水井街,但成都一直都有水井街存在,“这个地名从清代一直沿用至今。”
“抗战时期的成都范围来看,碑文上的东,可能指的是成都东面的水井街。”一名研究成都文化的学者推测,碑文中的东水井街,极有可能就是目前的水井街一带。
6月9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前往水井街一带走访,这里的建筑早已不复往昔,邻近的街道已成了繁华的酒吧一条街。记者寻找到几位曾住这里的老人,但对于简姓的了解都不多。
“我们找到一位疑似住过水井街的医生。”成都志愿者王虹说,接到这个寻人帖后,四方打听获悉,一位名叫简光玉的医生,上世纪50年代后住过邻近水井街的水津街,“遗憾的是,简光玉翻阅家谱未曾发现有简少良的名字。”
得知消息后,苏泽锦轻叹了口气,“曾经在他坟前许诺过,要帮他找到亲人,所以还会继续努力下去,我也会抽时间到成都来一趟。”
“四川志愿者仍在多方努力寻找。”6月10日下午,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秘书长张光秀介绍,抗战期间,四川有350万人前往抗日前线浴血奋战,有60余万人牺牲。随着时间推移,川内健在老兵仅剩千余人,“作为后人,能为昔日牺牲将士寻找亲人,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背景史料/
十万青年十万军
四川男儿踊跃参加远征军
1942年,中国10万远征军进入缅甸前线,由于军备、军力等多方面因素,大半军人永远留在缅甸的土地上。消息传入四川,各界群众走上街头,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以此祭奠阵亡将士,鼓励从军抗战。
1943年11月15日,中将参谋长徐思平到三台县,在当时位于三台的东北大学发表演讲,呼吁广大青年积极投军报国。“国家危难,匹夫有责!我等男儿应该冲锋陷阵,保家卫国!”当场有多位青年决定弃文从戎。随后,“十万青年十万军”在四川各地得到响应,青年从军运动席卷全国。之后一年内,全国服役的青年学生有10万多人。
热线寻亲
名字:简少良
家住:成都东水井街
番号:71军87师260团1营3连
职务:上士排副
牺牲年龄:29岁
牺牲时间:1943年8月
牺牲地点:云南施甸县一带
如果您听说过简少良战士,亦或者有他家属的线索,请第一时间拨打寻亲热线028-96111,或通过@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华西都市报官方微信留言,帮助抗日战士寻找家乡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