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梦莹 本报记者 余如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颁布以来,非遗保护逐渐成为全球热门话题。面对信息化时代,非遗保护应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6月10日下午,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非遗国际论坛在蓉举行,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展开头脑风暴。他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关乎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诸多重大议题,需要从非遗传承人自身权益出发,寻求多元、创新的保护方式。
非遗保护不仅关乎文化
连辑(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我们从事非遗保护的过程中,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造成的威胁。它不仅仅在于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本身的推进,还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它们的认同。这种认同,实际上与非遗保护形成了观念上、行为上的对立,这是非常难解决的问题。
哈尼・哈亚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公约调解人、专家):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威胁,这会破坏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土壤,所以不能把非遗保护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分开。
弗朗西斯科・班德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保护非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难。非遗让我们保有文化多样性,让我们在全球化时代应对挑战。联合国去年启动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其中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非遗应该能够非常好地代表2030年全球文化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时代需打破陈规
连辑:今天,非遗保护其实也面临着机遇,首先就是信息化。比如生产杯子,工业化就希望一次批量生产1000个,标准化生产,节约成本,占领市场。然而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内容,如果在一个时间段只传播1000个一模一样的杯子,这个信息是没有价值的。但是如果传播1000个形状、设计、图案、手工各异的杯子,信息量就非常大而且非常有价值。信息化欢迎千姿百态的手工技艺非遗的内容,通过信息的途径去传播,这就为传承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安德列斯・弗雷罗・鲁埃多(哥伦比亚文化部非遗顾问):非遗保护有一个具体的原则,即不应该破坏文化的活力,所谓的“原汁原味”不应成为保护非遗的障碍。例如哥伦比亚的马林巴音乐,过去传承人听到什么声音就把它哼出来,但是现在他们把一些西方的音乐元素也融入哼唱,结果年轻人开始喜欢了。我们不应该害怕创新,它可以是保持活力的手段,这个案例表明对话可以是很好的事情。全球化和我们自己的传统之间进行对话,有什么不可以呢?
借助智库助传承人获益
连辑:传统的传承方式与现代教育相结合,这也是非常普遍和成功的。国内不少大学,目前正在进行传承人研培计划,中国艺术研究院也已经在18个传统技艺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并且聘请了18位不同行业的传承人做导师。我们应该从学理上把这些东西搞清楚,让它们的模式可以复制,在世界各地起到保护非遗的作用。
萨沙・史莱科维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成员、塞尔维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我们都知道,社会领域的一些议题,事实上对非遗造成了挑战,包括非遗保护实践的可行性、非遗的潜力如何得到实现等。对于非遗专家有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能够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在更加广泛的社会和政治领域产生影响。
另外,对于地方社区的文化持有人和传承人,我们怎么样能够让他们相信我们呢?这需要创造法律框架,同时也需要一些激励机制,让这些传承人了解文化的价值,并从这样的体系当中实实在在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