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砥砺奋进看甘孜】高原深山首开养驴先河 村民当了“驴倌”还要当“老板”

时间:2017-06-14

养殖基地中的毛驴

  四川新闻网甘孜6月14日讯(记者 雷兹 摄影报道)车过九龙县城到达乌拉溪乡后,再往斜卡乡行驶大约60公里,翻上洛让村的一个小山头,一片养殖场赫然眼前,这里便是深藏在海拔超过2000米大山中的九龙县养驴基地。不仅首开甘孜高原规模化养驴先河,该基地还带动当地37户贫困户脱贫。根据规划,3年内,九龙县肉驴存栏规模将至少达到1万头,并带动上千人就业。

  毛驴养殖基地隶属于九龙县海涛牧业公司。去年7月,海涛牧业公司和山东东阿阿胶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3亿元在九龙县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驴基地。海涛牧业办公室主任蒲荣扬介绍,目前基地建设已投入2000万,占地280余亩,现有的两个毛驴养殖棚舍已投用,养殖毛驴700余头。此外,养殖基地还吸收了斜卡乡的37户贫困户前来打工,月工资3000元。

王朵洛正准备给毛驴喂食。

  走进驴舍,里面好一番“热闹”,饲养工人正在为一头头毛驴喂食。今年48岁的洛让村藏族村民王朵洛,穿着一身橙色工作服,手中推着两轮小车挨个给毛驴添饲料。去年8月,王朵洛被介绍到养驴基地打工,一个月能拿到3000元工资。而在此前,王朵洛一家是村里的贫困户,放牧牛羊、种粮食是王朵洛的主业,一家6口人仅靠天吃饭,人均收入非常低。

  “现在不仅可以拿到稳定工资,还能在这里学到养驴的技术。”王朵洛听说,基地以后要把幼驴“借”给村民们代养,毛驴达到育肥要求后公司将回收,毛驴在农户饲养期间增重的部分,公司将以不低于市场的价格兑现给养殖户,“押金也不用交,公司还上门免费提供养殖技术服务,哪里还找得到这么好的事情。”说到这,王朵洛咧嘴笑了。

[1][2]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养殖基地中的毛驴。

  “村民不为打工而打工,学技术才是重点。”斜卡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礼斌深得精髓。他介绍,斜卡乡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乡,现有240户1053人,其中贫困户有37户169人。从去年8月开始,37户贫困户户均有一人被介绍到海涛牧业的养驴基地中打工,除了有力地解决贫困户就业外,大家还能在基地学到真正有用的养驴技术。张礼斌介绍,明年,公司计划将部分幼驴分散给村民养殖,让大家从“驴倌”变成“老板”。

  蒲荣扬补充解释,公司秉持助农增收的理念,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的模式,在斜卡乡、踏卡乡等周边6乡1镇实施帮带,充分发挥合作社、农户作为养殖主体的作用,利用当地富余的草料、场地、人工等优势,快速复制、壮大养驴组织。

  “村民只负责种草、养驴,基地提供幼驴供给、技术服务、产品回收。”蒲荣扬说,毛驴育肥回收后增重的部分,公司以不低于市场的价格兑现给养殖户。此外,如果毛驴在农户养殖期间产仔,幼驴将作为村民自家的“资产”留下。蒲荣扬表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传统帮扶模式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最终实现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多方获利分红,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据了解,目前,在海涛牧业公司务工和入股分红的贫困户有179户,覆盖了斜卡乡、踏卡乡、湾坝乡、子耳乡四个乡镇。蒲荣扬介绍,目前基地正在新建职工用房和5个毛驴养殖棚舍,预计今年9月将竣工投用,到时候,基地还将从甘肃、山东等地引进其它优良驴种,力争3年内让毛驴存栏达到1万至1.5万头,养驴产业覆盖到斜卡乡周边6乡1镇,并带动超过千人就业。

  蒲荣扬透露,等毛驴产业壮大起来,养殖基地还将带领村民开辟驴乳、驴肉、驴皮、驴骨、驴血、驴脂深加工的路子,以规模化系统化的产业发展,助力村民脱贫奔康。

首页 上一页[1][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四川省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依托成大组建
  • 下一篇:遂宁射洪县6个村成为中国社会扶贫网首批试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