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协委员董智文做客川网会客厅。
四川省政协委员董智文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专访。
人物名片:
四川省政协委员,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民革达州市委会副主委 董智文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13日讯(川网集团省两会报道组记者 刘佩佩 张宇 余开洋 摄影报道)2018年10月,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渠县城坝遗址的考古发掘荣获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一等奖。巴文化遗址保护,恰是四川省政协委员董智文关注的重点领域。
2019年1月13日上午9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成都金牛宾馆开幕。下午,小组会议有序进行。来自达州的四川省政协委员董智文,此次带来了关于加快四川巴文化遗址保护与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他提到,四川素有“巴蜀大地”之称,巴文化、蜀文化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四川省巴文化遗址保护和旅游特色资源开发利用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他建议,建立全省统一的巴文化遗址(文物)资源整合开发机制,让巴人文化传承活起来、巴人故里名片亮起来,从而助力四川省巴文化高地建设。
进展:一批有影响力的巴文化遗址在川东北被发掘
董智文提到,川东北地区拥有厚重而独特的巴文化历史,近年来,在川东北地区发掘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巴文化遗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达州市宣汉县罗家坝遗址、渠县城坝遗址。
罗家坝文化遗址是20世纪末发现的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继三星堆、金沙之后,古巴蜀文化的第三颗璀璨明珠”;达州渠县城坝遗址(古 国国都宕渠古城)分布范围约560万平方米,是川东地区目前尚存的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2018年,渠县城坝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获评中国考古学界最高奖(此为西南地区首次获得)。南充市阆中古城作为巴国最后一个国都,有8处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安、巴中也发掘了一批巴文化遗址(文物)。
挑战: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整合 巴文化保护与开发亟待加强
据董智文介绍,虽然川东北有着一批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巴文化遗址,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巴文化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各遗址兴废之谜、遗址间相互关系、文化属性等有待进一步探索与研究。董智文表示,由于缺乏统一的巴文化研究机构,对巴文化内涵、所代表核心价值、巴文化高地建设尚未达成统一共识。
同时,因投入巴文化文物保护的经费不足,一些文物得不到及时抢救保护。“缺乏因地制宜的地方保护性法规。”董智文了解到,一些地方在遗址保护范围内还存在改变遗址环境、地形地貌,非法开挖、擅自采集遗存文物等现象。
他还认为,巴文化特色资源统筹开发利用不够。川东北地区的达州、南充、广安、巴中等地都提出擦亮巴文化名片,没有建立全省统一的巴文化遗址(文物)资源整合开发机制,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的整合措施,巴文化遗址展示水平和开发利用社会效应,与已经启动的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相比差距巨大。
建议: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 统筹推进巴文化传承
往往,挑战与机遇共存。针对川东北巴文化保护与开发所面临的问题,董智文提出了三大建议。
统筹推进巴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以推进巴文化与蜀文化共同繁荣出发点,提高四川省对巴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的重视程度。大力推进重大的巴文化遗址(如:罗家坝遗址、城坝遗址)考古发掘进度,组建省级层面的巴文化研究机构,在川东北地区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巴文化研究分支机构,共同深化考古研究,进一步明确遗址历史格局、遗产构成、遗存分布和功能体系,总结提炼文化价值,形成“认识巴文化、传承弘扬巴文化”的共识。
着力推动巴文化遗址(文物)保护。建立四川省巴文化遗址名录,对纳入名录的遗址统一设立巴文化遗址保护标识,推动编制四川省巴文化重大遗址的保护规划,争取国家项目支持。进一步加强罗家坝遗址、城坝遗址的基础设施和保护利用设施建设。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相关巴文化遗址(文物)的保护职责。支持川东北地区制定巴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的地方法规。推动查处破坏巴文化遗址(文物)的行为。
务实开展巴文化遗址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坚持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有机结合,依托巴文化重大考古遗址规划巴文化建设核心区。创新巴文化传承发展路径,助推打造巴文化文博展陈和公共设施精品工程,全面推进罗家坝考古遗址公园暨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建设,尽快启动城坝遗址考古遗址公园暨城坝遗址博物馆规划编制,力争国家文物局早日批准建设,有效提升大遗址保护利用展示利用水平。助力推介巴文化重大遗址文旅宣传,开展巴文化传承文艺创作,把巴文化考古遗址纳入精品旅游地推介,从而助力打响巴文化名片。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