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点题 我代言
宽阔的水泥路,漂亮的农家庭院,掩映在青山绿水中。2018年底,大巴山深处的通江县板桥口镇大铜钱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总说“因为有个好的带头人”。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领头雁”的作用毋庸置疑。如何打造更多“领头雁”,帮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在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纷纷为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建设出谋划策。□本报记者 林凌
引才:在回引培育上想对策
自贡是劳务输出大市,省政协委员、自贡市委副书记李国贵曾做过一项专项调研:从近、中、远郊乡镇分别抽选一个村民小组,重点对人员结构、从业情况、带动状况等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随着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明显,农村老龄化严重、留守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带头人缺乏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
“在回引上想办法,先提高质量基数。”他建议,各地可根据发展需要,研究制定中长期“乡村实用人才计划”和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回到农村,充实乡村人才队伍。
对于人才的回引,省人大代表、眉山市洪雅县中保镇平乐村党支部书记兰纪霞建议,除了关注致富带头人之外,更要关注年轻大学生这个群体,“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本土大学毕业生投身农村。”
育才:在跟踪培训上下功夫
在调研中,有代表委员发现,在部分地区,有的村级党组织负责人还存在“不会干”的问题。省政协委员、阿坝州汶川县供销社主任张毅认为,对此应该进行精准化区分,“对于极少数不合适的应该及时予以更换,对于想干事但能力不足的应该长期跟踪培训提能。”他建议,可以借助多种渠道建立培训基地,把对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工作系统化、经常化、规范化、实用化。
省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睿建议,对于村级党组织带头人的培训要在“精准”和“持续”上下功夫。要针对他们日常可能面临的工作难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提质提能;同时还要注重学习效果分析研判,做到后续培养使用心中有数。
励才:在激励保障上做文章
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自贡市沿滩区联络镇高滩村党支部书记曾道群呼吁:适当提高村两委干部待遇。在她看来,待遇偏低,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当村干部的重要原因。
省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李焕秀建议,对成绩得到公认的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应该注重“先进表彰”等政治激励,同时也要落实基本保障,千万不能让他们干了工作又寒心。
长期关注该问题的省政协委员、南充市嘉陵区副区长黎萍建议,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实行“村干部职业化”。她认为,这种职业化应该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村民自治这个前提、改革创新这个法宝,注重多元化选配、职业化管理、科学化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