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王成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19日讯(川网集团省两会报道组记者 余开洋 摄影报道)“尹力省长在四川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政治站位高远,谋划全局科学,部署工作可行,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新部署,改革创新增动能,开放合作求实效,坚定信心稳增长,凝心聚力促发展。我作为人大代表完全赞同报告并点赞。”省人大代表、达州市发改委主任王成表示,达州将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主动作为,奋勇争先,为实现省委为达州“加快建成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冲刺飞奔。
突出两个定位 提速革命老区振兴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推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这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战略部署,必须聚力重大项目、强化区域联动、拓展开放空间,努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和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
王成表示,达州市为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区,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为国家《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三带三走廊”空间布局和西安-达州-重庆经济带和兰州-达州-万州、成都-达州-万州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达州市围绕国家、省工作要求,突出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两个定位,深挖资源、区位、交通优势,攻坚克难,谋划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是省委省政府赋予达州新的时代使命,是达州700万老区人民多年的期盼,也是达州未来发展中牵总的重大工作。”王成提到,交通决定城市格局,也是促进对外开放、发展现代经济的“大动脉”。达州正抢抓全省综合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重大机遇,统筹推进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枢纽、航空枢纽、铁水联运大通道和市域路网体系建设,以达州为中心构建“五向综合运输大通道”。同时,交通的发展必定带动物流产业的腾飞,达州历为秦巴地区物资集散地,2017年货运总量达到1.31亿吨,在四川仅次于成都居全省第2位。
五个高质量发展 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达州作为省委确定的7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我们有条件有潜力,信心坚定,底气充足。通过我们分析,我们在经济总量、资源秉赋、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区域人口、开放条件、城市聚集力和辐射力、物流基础及发展空间、产业基础及未来承载力和支撑力都有独特优势。发挥优势,深挖潜力,后发至上,我们信心满怀。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已作出了系统化的安排部署,当务之急是蹄疾步稳,快速行动,抓住关键推进落实。”王成表示,达州立足省委科学定位,突出大城市大通道建设、大产业支撑、大项目攻坚、大民生改善、大改革增效,聚焦副中心建设,聚力高质量发展,着力战略对接、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区域协同,抓规划统筹、短板补齐、产业振兴、基础夯实、开放合作和环境优化,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求突破、七年见成效”部署,力争到2025年完成争创目标。
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以高铁为主导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打通区域开放发展新通道;二是突出“6+3”产业发展,厚植区域发展新优势;三是突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区域中心集聚辐射力;四是突出改革开放合作,激发区域发展新动能;五是突出区域协同联动,优化区域发展新机制。通过重点突破,全面促进达州经济“五个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形成。
王成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达州实现“两个定位”与争创经济副中心,在方向上完全一致、在目标上完全契合,争创经济副中心既贯穿实现“两个定位”的前半程,又支撑实现“两个定位”的后半程。到2025年,若建成了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GDP预计将达到3000亿元,经济实力、城市规模等条件基本具备,地理区位、交通枢纽、物流枢纽、经济腹地、承传功能等优势更加凸显,就能够建成具有区域带动性的省域经济副中心。2025年预计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集聚效应更加强大,将更加有力地支撑达州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在跨省域的川渝陕结合部这样一个更大范围内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