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天空洒下了一地花花太阳。
在成都市双流区黄甲镇,一块起伏的坡地上分布着一个个“井田”。市民老王挑来水,浇灌他亲手种下的莴笋。
老王的地只有一分大小,但在这块充满希望的田野里,他收获了久违的乡愁。看着播下的种子吐芽、生长,就像看着孩子长大一般,心里美滋滋的。现在,他最期待的,是春暖花开时节,社区用这些菜园种的菜做的那一餐百家宴。
给老王提供城镇化后重归农夫生活体验的,是一个共享菜园。运营这个菜园的人,是90后王欢。王欢的职业有点潮,叫做社区营造师。
23日中午,共享菜园来了好几十个参观者。大家走进菜园,看着那一道道由建渣勾勒的井田边界,都似乎看见了这里苍凉、杂乱的过去。
确实,这里的过去并不是菜园,而是一块闲置已久的土地,一些人将垃圾朝这里倾倒。经过90后社区营造师王欢的努力,这里被改造成了一块生机盎然的田野。在田野里,还修建了一座卡通的房子,里面堆放着各个菜地主人家的农具。
王欢生于1991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近年来,社区治理成了一个热门话题,社会工作也成了一个离居民最近的职业。2018年,双流全面实施社区营造工作,在黄甲街道试点社区营造师制度。作为一名社区营造师,王欢看到一大片土地被闲置,于是找到土地的主人,商量利用这块土地建“共享菜园”。最终,他把闲置的57亩土地划出了上百块井田,在一定期限内向社区居民转移其使用权。他设置了一定的门槛,比如说,申请者要遵纪守法、要缴纳物管费,向社区公益基金捐献50元,并承诺收获时至少捐一颗菜等。
这事儿很快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于是,就有了社区的老王、老李、老张等到共享菜园种菜的画面。
事实上,在双流,社区营造师作为一个新型职业,广泛分布在城区和乡镇,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双流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区委社治委主任王毅介绍,双流每个社区都聘请了社区营造师,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源,通过引导、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行动,完成社区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整合“人、文、地、产、景”等五大社区发展方向。在各个项目运营的过程中,邻里增进了了解,找到了归属感。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席秦岭罗田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