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首次突破80岁 成都人均期望寿命比全国高出3.84岁!

时间:2019-01-24

  建设“长寿城市”5大举措

1

排布疾病综合监测的“前哨”

2

建立重大疾病防控机制

3

筑牢全人群健康管理的“基石”

4

控烟履约助力“健康城市”建设

5

打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飞虎队”

长寿,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拥有的梦想。为了这个目标,人类发展医药技术,研究养生秘诀,力求把生活环境变得更好,无不是为了实现对长寿的美好期盼。可是,人的一生如此漫长而复杂,遗传、饮食、疾病、环境……在现代社会,无数因素在影响着生命的长度和质量。

2018年,成都人在“长寿”这个标签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日,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2018年成都市人群健康的三大主要指标,其中全市人群平均期望寿命这一指标首次突破80岁,达到了80.54岁,比2018年四川省人均期望寿命77.1岁高出了3.44岁,比2017年全国平均水平76.7岁高出了3.84岁。

成都市卫生健康系统每年都根据大数据,对成都居民健康情况进行分析。人均期望寿命的稳步增长,不仅要归功于医疗行业的发展,更是得益于全市居民生活水平、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妇幼保健等健康维护水平的整体提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市民福利指数,表明了民众享有健康生活的权利与能力。

成都人不仅在人均期望寿命上拿到了历史最好成绩,另外两门也双双拿下醒目的“优”: 2018年全市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持续低位运行,孕产妇死亡率为6.23/10万,婴儿死亡率为2.77‰,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无数“健康城市”建设者的智慧和努力。

市人大代表梁娴:

“长寿城市”的建设密码

在市“两会”期间,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市疾控中心主任梁娴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作为成都市健康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中心的负责人,她介绍了近年来成都如何通过全方位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努力实现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以疾病防控为中心到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转变,从而打造出一个更宜居、更“长寿”的城市。

举措1/排布疾病综合监测的“前哨”

2018年,成都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域,正在面临什么疾病的威胁,都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甚至提前预知?是的!梁娴介绍,成都市疾控中心已建立整合疾病监测、症状监测和食品、饮用水、雾霾等健康危险因素的监测系统20余个,构建疾病监测综合信息平台。这个系统覆盖成都全域,包括全市600余家医疗机构,439家预防接种门诊。2018年采集疾病及健康相关信息超过120万条,为疾病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疾病监测大数据中心,可以全面动态掌握疾病及危害因素的变化规律,提早识别疾病的异常波动和突发事件的苗头,实现聚集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时预警。

举措2/建立重大疾病防控机制

梁娴介绍,针对对人群健康形成最大威胁的多种重大疾病,成都已经分别形成了有效的防控机制。

在急性传染病防控上,成都已连续14年无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发生;2018年有效防控禽流感,实现零发病;全年无重大传染病突发疫情发生。

在艾滋病防控上,成都也已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模式。实施青少年“艾青春”护航行动、男同人群“检测-干预-随访-关怀”一条链模式和“五位一体”艾滋病医疗服务等防控模式,连续两年入选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年度报告最佳实践;2018年,我市艾滋病防控指标已逼近甚至超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20年“3个90%”目标;母婴传播、注射吸毒传播、男男同性传播均已得到控制。

在慢性病综合防控方面,2018年成都已创建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9个,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健康管理长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惠及约137万人。多年来,成都积极探索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成为国家“互联网+慢性病防控”首批试点城市,实施国家成人血脂异常健康管理服务试点项目和“健心行动”,“三高同管”慢病管理模式入选国家优秀案例。

  举措3/筑牢全人群健康管理的“基石”

在全市范围内,依托重数量更重“质量”的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标准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国家14项服务项目全覆盖的基础上,2018年我市扩增4项,全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达到66元,较国家标准增加11元,惠及1600万常住人口。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监督中心”的成立,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度融合,进一步规范签约服务。

成都还在全国率先采取多种举措,筑牢重点人群免疫屏障。2018年全市0-6岁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超过99%,惠及139万余人,保持全国先进水平;继上海后,2015年起在全国第二个、西部第一个实施60岁以上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补助项目,至2018年已惠及144万余人。

  举措4/控烟履约助力“健康城市”建设

梁娴透露,目前已全面启动《成都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的修订工作,公共控烟行动预计将在今年扎实推进。2018年,成都启动了“青年医生控烟公益宣传活动”,联合全市 7 所市三甲医院 ,21 位口腔科、心内科、呼吸科等科室的青年医生联合发声并开展市民控烟健康科普讲座,创新控烟宣传模式。此外,还建立了全市健康素养及烟草流行监测体系,开展第二次城市居民成人烟草流行现状调查,评估烟草使用现状和干预效果。

举措5/打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飞虎队”

面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卫生健康事件,成都市疾控中心通过全球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网络,连续七年举办中外专家应急培训,已经打造出一支177人的疾控应急“飞虎队”。2018年,在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突发疫情的前提下,全市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处置率和原因查明率均为100%。高效处置多起传染病、职业中毒、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7.11”金堂洪灾发生后,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成果/独创“以健康细胞组成健康城市”的成都模式

获国家卫健委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2016年,成都成为全国38个健康城市建设试点之一,是唯一一座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型城市。两年来,成都独创以健康村落、健康单位等“健康细胞”为基础,“由小及大”地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做法,获国家卫健委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由于在“健康城市”建设中取得的亮眼成绩,2018年成都获评首届“健康中国年度标志城市”,罗强市长接受国家卫健委 “致敬伟大改革――对话40年,讲述身边的健康故事”大型视频访谈。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负责人多次到成都调研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并给予高度赞赏,国家卫健委和世卫组织确定成都为下届国际健康城市市长论坛举办地。

  市政协委员罗丹:

未来成都,母婴更安全

2018年,在衡量一个地区的健康水平的三大通用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中,继2017年成都市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4.66/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2.83‰,创历史新低并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之后,2018年全市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持续低位运行,孕产妇死亡率为6.23/10万,婴儿死亡率为2.77‰。

在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存在高龄、有剖腹产史等危险生育因素的孕妇比例猛增的现状下,成都市孕产妇死亡率却不升反降。为了成为一座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安心地在此生活、繁衍生息的城市,成都交出的这份优异答卷,背后凝聚的是所有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

市“两会”期间,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主任罗丹也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采访,讲述了在这两项优秀成绩的背后,成都市是如何通过科学的高危孕产妇管理,以及推进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产科、新生儿科的标准化救治,来保护母婴安全。

  推进高危妊娠标准化救治

筑牢母婴安全“网底”

作为全成都规模最大、收治高危孕产妇数量名列前茅的产科负责人,罗丹在今年成都市“两会”上也带来了自己的提案:关于继续推进全市高危妊娠的标准化救治,保障孕产妇安全。

“成都市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体系已经建立并运行多年,拯救过无数母婴的生命,”罗丹介绍,目前成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县级-片区-市级三级产儿科急救网络体系,并集全市优势医疗资源不断加强三级救治中心建设,每个产儿科急救中心都配备了麻醉、ICU等多学科团队,具备开展各类孕产急诊手术、新生儿抢救的硬件条件。基层助产机构(含民营医院)遇到急难险重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时,可以第一时间就近对接产儿科急救中心。2018年,成都市继续实施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70%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三级乙等水平,有效改善妇女儿童就医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

“2019年,我们将继续在全市各级医疗单位推进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标准化救治,能让这个网络的‘基底’更加强大,”她介绍,按照以往统计,成都市产儿急办筛选出了产科出血、子痫前期、妊娠合并脑血管等10种对孕产妇生命健康威胁最大的产科险情,编写了《高危孕产妇管理实施办法》,组织专家总结编写孕产期管理和危重孕产妇抢救的标准化程序,并在全市各级助产机构开展专家讲座以及轮训、孕产期和儿童保健服务集中培训等人才队伍培训工作。

专家预计:未来5年

高危孕产妇数量仍将维持高位

罗丹表示,由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许多高龄妈妈集体“追生”,这几年是高危孕产妇较为集中出现的时段,“预计未来5年,仍然是各种高危孕产妇分娩的高峰。”

2019年,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建成的 “妇幼医联体信息协同平台”,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推进医院管理共享、医疗资源共享,为医联体成员单位提供远程会诊、网络预约挂号、双向转诊以及在线业务学习。四川大学华西二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华西妇儿联盟”,开展“成都市基层医生儿科医疗能力培训暨华西妇儿联盟培训”,提升基层儿科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欢

  • 上一篇:爽肤水花露水不能带上火车 成都火车北站1小时查出五六瓶
  • 下一篇:坚持“房住不炒” 成都正研究“一城一策”具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