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册》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25日讯(记者 李慧颖)1月25日,《吴凡任启华捐赠陈子庄作品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幕。此次捐赠是新中国建国后,川博继张大千家属捐赠、李一氓先生捐赠后接受的第三次重大捐赠。据了解,这批捐赠的藏品共213件,其中包括陈子庄书画作品、亲笔书信、便条、其学生代笔书信百余件,以及其他著名老一辈巴蜀书画家诸如冯灌父、吴一峰、伍瘦梅、晏济元、周抡园等人的作品,还有陈子庄先生拓制或收藏过的拓片,任启华先生手拓的皖北汉墓拓片以及与研究陈子庄艺术相关的任先生的早年作品。这不仅是四川博物院捐赠史上的盛事,也是整个四川乃至全国文化史上的大事。
《蜀山册》
巴蜀画坛巨匠
陈子庄,20世纪巴蜀画坛巨匠,才华绝代,迥不犹人。他涉足巴山蜀水,让他着墨最多的不是名山大川,而是人们眼前最普通、最常见的村舍溪流、草虫花卉、风土人情。他笔下的一石一树、一花一草无不倾注其独特的见解和纯真的感情。他怀情山水,境由心生,将文人画写意传统和对现代诸写意大家的取法完美结合,独成一派,他的作品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历久而弥新。随着近十多年来全国书画界、收藏界与学术界对陈子庄及其作品的持续关注,特别是对其创作思想、作品风格、艺术道路等不断深入的研究,子庄先生的艺术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
《蜀山册》
捐赠精品 当为知音赏
2013年12月初,一位老人来到四川博物院,提出想把他的藏品捐赠给博物院。这位老人就是任启华,20世纪伟大的书画家、巴蜀地区的书画巨匠陈子庄先生生前的好友。任启华作为1959年浙江美院的优秀毕业生,在其校长潘天寿先生推荐下,到四川省文化局美术工作室工作,在组织巴蜀书画家进行创作的过程中结识了子庄先生。任先生在成都工作了18年,与子庄先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从回安徽后到子庄先生辞世期间,二人一直书信往来,保持着真挚的友谊。子庄先生给这位知己创作了140多幅作品,大都是其创作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公开发表过多次。任先生希望国家机构收藏这批珍贵的作品,让大众都能欣赏陈子庄艺术。于是,这些年,任先生奔走于多个博物馆、美术馆之间,寻求值得托付的对象,四川博物院作为子庄先生故乡四川省的龙头大馆,最有条件与能力收藏这一批艺术珍品,而且也有一批学术骨干力量,无疑是任先生重点考虑的对象。
由于怕出现藏品一旦进入国库,就在库房内长期“安眠”的情况,任先生希望国家收藏以后,能充分调动研究力量,包括发动社会各界有志之士,共享这批人类文化的精华,不断地去挖掘这个宝藏,持之以恒地发掘、清理、打磨,使之焕发出内在蕴藏的璀璨光芒。对此,川博高度重视,专门组织研究人员,于2013年4月成立了“陈子庄艺术研究工作室”,在任先生带领下开展工作。
在四川博物院的多次真诚寻访,任先生深有所触,毅然下了决心,把藏品全部捐赠。这批捐赠共213件。由于任先生藏品分别寄放在不同地方,他不惜奔波数次,往来几个省之间,分四次将自己全部收藏都交给了国家。
从2013年至今,几经周折,这批珍贵的艺术品终于成了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财富。对于捐赠机构,任先生经过数年的考量,认为四川博物院最值得托付,而川博之所以值得依赖,关键是有一位肯干实事的盛建武院长在。任先生自己曾几次感慨:“若不是你们盛院长这么有诚意,我可能都下不了决心呢!”
展览现场
展览开幕后,任启华先生将于2019年1月27日(周日)下午在四川博物院学术报告厅做川博讲堂的专题讲座---《我和陈子庄》,向公众讲述这一段值得铭记的过往。
“美矣流水意,当为知音赏”,陈子庄先生的诸多艺术创作精品多年来一直为吴凡和任启华二位珍藏。现两位先生将其毕生珍藏的两百余件作品无私捐献给国家,使四川博物院成为海内陈子庄作品收藏最多的机构。值此新春之际,四川博物院将其全部展出,这不仅承继了子庄先生的艺术情怀和巴蜀情愫,更重要的是礼赞吴凡及其家属、任启华及其家人对中华文脉的珍爱之情、崇高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四川博物院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