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亮点工作回眸(四)
何旭 本报记者 陈松
日前,四川省纪委公布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大数据”,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30219件、处分28998人,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指数86.02,同比上升0.15,实现自2011年以来的十二连升。数据背后,是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夺取反腐败压倒性胜利的生动注脚。
责任再压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要全面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把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党的领导结合起来。”2018年底最后一个工作日,省委主要领导认真听取各市(州)党委书记和省直有关党委(工委)书记落实主体责任述职,逐一点评,既实事求是肯定成绩,又一针见血指出问题,语重心长地嘱咐他们,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管党治党,从严治党,这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
省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紧紧抓住管党治党“牛鼻子”,把坚定扛起主体责任作为向核心看齐的体现,坚决贯彻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省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全面从严治党,总体工作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办。
在省委的带动下,各级党委紧紧抓住主体责任不放松,措施不断――
做实责任清单。为彻底肃清周永康流毒影响,省委出台《关于彻底肃清周永康流毒影响持续净化四川政治生态的决定》,从政治、思想、组织、文化、纪律5个方面提出17条具体措施,落实责任,全方位清理流毒、消除政治隐患,全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年初,省委、省政府专门制发意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年度工作分解为5方面31项具体任务,由省委书记负总责,省委、省政府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牵头负责相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常态化督责促责。推行市州党委、政府和省直部门、省属国企、省管高校主要负责人向省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将成绩和不足都晾晒在聚光灯下,现场接受评议和测评,会后进行整改,督促“一把手”种好“责任田”。建立县(市、区)委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全程纪实制度,作为履职尽责、责任倒查的重要依据。每年对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结果纳入责任制考核,占比不低于20%。
以追责促担责。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牵住“问责”这个有力“缰绳”,对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四风”和腐败问题多发频发等情况,严格实施“一案双查”,严肃追究有关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责任。2018年,全省问责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党组织1052个,领导干部2818人,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有效倒逼责任落实。
高压再持续:强化“不敢”“知止”氛围
2018年12月28日、29日,该年最后两个工作日,省纪委“廉洁四川”网站“权威发布”栏目并没有因为临近节日而停止更新,首页4条权威发布标题显得格外醒目:四川广播电视台技术设备部原主任张陈林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乐山市市中区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杨建钊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这是2018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的真实写照。
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坚定不移抓下去,是我省2018年监督执纪执法工作一以贯之的风格。一年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准确把握形势任务,紧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30219件、处分28998人,同比分别增长17.5%、13.4%,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数和处分人数,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增长。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查办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892起,党纪政务处分3081人,始终保持了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持续形成强大威慑。
“广安市委副书记严春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去年5月18日下午,“廉洁四川”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32字的案件消息,点击量瞬间飙升,不到1小时,成为10万+的爆文。
此前的一周,先是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严书记女儿”的妈妈在一幼儿园家长群里飞扬跋扈的言辞。随后,网上出现署名为“广安市委副书记严春风”写给省委组织部的情况说明,称其已与涉事幼童母亲离婚,对相关情况并不知晓。然而,网友继续深挖细究,爆出更多信息。“四川严春风”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引起了四川省纪委监委的重视,及时回应、迅速行动,众多网友为之点赞。
以严春风案为典型,查处“关键少数”毫不手软。过去一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厅局级干部66人、县处级干部984人,严肃查处青理东、杨跃、许述生、周介铭等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对“关键少数”的惩处力度不断增强,查处从严,既形成有力震慑,也使广大党员干部明规矩、知敬畏。
监督再发力:抓早抓小着力护“森林”
去年9月的一天,成都市纪委监委第九纪检监察室根据掌握的有关职称造假问题线索,对市审计局下属事业单位人员姚某进行谈话。
面对突如其来的谈话,姚某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见姚某呆坐在一旁说不出话来,调查人员开导说:“你不用紧张。追求事业上的进步,本身没有错,但弄虚作假走捷径,是党纪所不容许的。多少人身陷囹圄都起于对纪律缺乏敬畏之心,到最后犯了大错才追悔莫及。希望你能正确对待,把相关情况说清楚。”
“组织对我的谈话,客观公正的评价,打消了我的思想顾虑。”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提醒,姚某脸上微微发红但心悦诚服,并表示今后一定好好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不会再犯糊涂了。
像这样的咬耳扯袖在四川已成常态。为提升运用“四种形态”的精准度,在具体工作中,四川按照“四种形态”指导意见,严格每一种形态的适用情形和处置方式,严格标准和程序。2018年,全省运用“四种形态”处理76917人次,各种形态占比分别为61.3%、31.7%、3.7%、3.3%,监督执纪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
“不能等犯了错再‘秋后算账’,发现苗头问题或轻微违纪的,就要找本人谈谈,让他‘出出汗’,使党员干部守住纪律、远离底线。”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说,2年前,省委出台《关于在省一级开展谈话提醒工作的实施方案》后,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开始,以上率下,推动约谈提醒动真格。2018年,10名省领导对11名省管领导干部进行谈话提醒。省纪委对社会评价指数排名靠后的11名县(市、区)党委书记集中约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全省谈话函询31147件次。
与此同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过程中,不满足于“一函了之”“一查了之”,让反面警示与正面引导有机融合,治病树、正歪树、护森林。
省纪委充分利用拍摄警示教育片、发放忏悔实录、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等形式开展全覆盖警示教育,运用身边的反面“活教材”,增强心灵震慑,使教育入脑入心。突出以案促改、以案促建,通过坚持重大案件案发地(单位)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度、发送监察建议书等形式督促有关单位堵塞监管漏洞,织密制度笼子。2018年,组织3.4万人到省法纪教育基地接受廉政教育。在省直机关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编印《忏悔实录》读本5.8万册,制发警示片《被围猎的权力》1万余张。下发《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注意事项读本》18万册。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政德建设,培育命名24个省级廉洁文化基地,倡导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不断筑牢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