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德阳1月29日讯(记者 周鸿)第一天帮助患者解决蛔虫之患、第一次为当地人进行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春节前,德阳市人民医院专家团队前往凉山州金阳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支援工作,为彝族同胞送去了健康。
“作为援彝工作队的一员,在援彝的头一周就感受到了我们的工作对缺医少药的大凉山的重要性。”德阳市人民医院医生周柱玉说。
为患者检查
第一天
超声检测出病因
金阳县地处大凉山西南,距离云南边境仅十多公里,山高路不平,地理条件艰苦,经济不发达,卫生条件差,被列为四类贫困地区。在当地,寄生虫病、感染性皮肤病等较常见。
“罕见的胆道蛔虫症居然在这里一天之内见两例,儿童脓疮更是常见。”周柱玉说,援彝工作第一天上午,普外科收治一例患胆道蛔虫病的彝族大姐,入院时大姐疼痛难忍,来超声科作检查时弓着腰,不停呻吟着,表情十分痛苦。
患者米色木拉尾今年55岁,长期的高山辛苦劳作让她面色看上去像六七十岁的老妪。检查时发现她的腹部皮肤黄染,但漆黑的面庞居然看不出黄疸征象。于是,周柱玉用超声扫查时发现,蛔虫聚集在胆总管及肝内胆管,部分蛔虫还在胆管内来回蠕动。
“这需要及时手术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周柱玉赶紧联系一起支援的罗雪和在当地支援的达州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王翔翔。经过充分准备后,由王翔翔带领普外科两位医护人员经过两小时的手术,顺利取出患者胆道内的蛔虫,解救了患者。
第三天,米色木拉尾就已经可以下床活动。当她再次来到超声科复查时,轻松地走进检查室,面部的痛苦表情再也没有了。
“当时米色木拉尾大姐不断用彝语跟我讲话。”周柱玉说,经过旁边同事的翻译才知道,原来她是在感谢我们,说我们是她的救命恩人。
援彝的德阳人民医院专家团队
第一次
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
今年1月初,凉山州金阳县洛觉乡坝子村46岁的彝族大哥白史则突然高烧肚子痛,到当地卫生院求医,一直找不到原因,村里人都说他得了怪病。
连续腹痛高烧让白史则浑身无力,精神萎靡,便来到金阳县人民医院。医生抽血化验,发现他肝功能有损伤,建议他做一个肝脏的常规超声检查。这天给白史则检查的正好是德阳市人民医院对口支援的专家周柱玉。
“白大哥肝脏右叶有一个碗大的包块,初步判断这个包块像一个脓肿。”周柱玉将自己的发现告诉普外科医生。她大胆推测,白大哥高烧不退的罪魁祸首正是这个碗一般大的脓肿。要让体温降到正常,需要进行外科治疗,否则脓肿进一步蔓延,将会造成严重的感染。
周柱玉和普外科主任商量,准备在超声引导下对脓肿进行穿刺引流。不过,一旁的当地超声医师悄悄提醒周柱玉,“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对我们来说是第一次,这需要超声医生和普外科医生密切配合,你初来乍到,如果失败了麻烦就大了。还有,要是那个碗大的包块是肿瘤,可不好收场啊。”
虽然已胸有成竹,但细心的周柱玉还是再次对病灶声像图进行研究分析,又将图像发回德阳市人民医院,和超声科、普外科的同事一起讨论,认为还是脓肿的可能性更大,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引流。
第二天,周柱玉带着两位徒弟和普外科合作,开展了当地的第一例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听说不用开刀,在超声的“监控”下把针穿到肚子里抽脓,白史则和家人一开始还有些忐忑,但觉得这位从德阳来的医生一下子找到他发烧的原因,本事一定不小,他们更愿意相信她。
周柱玉和普外科医生一起选择好穿刺点,确定进针角度、深度和体位,顺利进针后,又详细讲解如何在超声帮助下识别重要结构和血管。由于有超声影像的引导,穿刺过程非常顺利,普外科医生抽出约30ml黑褐色的脓液后,接好引流袋持续引流。
让白史则感到神奇的是,第二天,他的体温明显下降,肚子不痛了,精神也好多了。几天后再次复查,原来碗大的包块明显缩小。
本来以为自己得了怪病无药可治的白史则,身体迅速康复,又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忙碌操持着一家人的生活。(图据德阳市人民医院)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