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大学生辅导当地学生
这就像一次轮回。在资阳的一个小镇,从当地走出的9名在校大学生寒假返乡后,变成了另一群学生的老师。近百个孩子,按年级被分成6个班。为期10天的免费学习,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科,还有国学、体育……
“家乡的孩子一定要上大学,通过拼搏实现梦想,改变人生。”这是组织者刘仕春最朴素的想法。37岁的刘仕春也是从这个小镇里走出来的,比他人更不幸的是,她因触电失去双臂,却渴求知识,通过艰辛奋斗,成为一名高校老师。
怀揣着报答家乡的想法,她组织了这个名叫“归雁”的项目――“鸿鹄展翅志向高远,归来的大雁也想让小雁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1 支教
9只“归雁”反哺家乡
1月19日,伍隍镇中心小学,“归雁”基金冬令营开班,95名当地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在寒假里又回到校园学习。
24日下午,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学校时,寒假里本应冷清的校园显得十分闹热。上课时,教室里传来老师的讲课声和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课间休息时,也有不少同学来到在操场上,打篮球、羽毛球或乒乓球。
95名学生,不少都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务工的孩子,他们按年级被分成6个班。为期10天的免费学习中,他们除了接受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等科目的辅导,还有国学、体育等方面的学习和锻炼。“感觉不错,大哥哥、大姐姐给我们辅导,我们不懂的都可以问他们,大家下课一起玩也很开心。”五年级学生朱钰婷说。
现就读于成都文理学院的鲁仁杰是土生土长的伍隍人,也是此次冬令营的9名老师之一。“当初他们(‘归雁’基金)找到我,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就参加了。”鲁仁杰说,他是从当地走出的大学生,他也知道老家有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平时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从学校回到家里后几乎没人关心他们的学习。
在鲁仁杰看来,他们寒假里回到家乡支教,利用自己所学教教孩子,也给孩子们分享一些他们在大学的经历,利于孩子们热爱学习、向往大学校园。“向榜样学习,通过孩子们自己的努力,今后他们当中也会有更多人考上大学。”
和鲁仁杰一样,其他8名老师也是伍隍当地人或家在伍隍周边乡镇,从伍隍中学走出去的大学生,他们来自成都师范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内江师范学院等学校。
2 背后
“断臂天使”传递爱心
此次“归雁”基金冬令营活动的发起者刘仕春也是从当地走出来的,她目前是青岛黄海学院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的一名教师。她之所以发起并组织此次活动,和她的经历不无关系。
过去/ 一次意外失去双臂
今年37岁的刘仕春是伍隍镇石桥村人,在她17岁即将升入高三时,因家境贫困不得不中途辍学,只身前往资阳城区当保姆和家教挣钱。然而,她在陪雇主家孩子打羽毛球时,为了捡回落在房顶上的羽毛球,不慎触电,失去双臂。突如其来的打击,一度让她失去生活的信心,但她最终选择了坚强面对。结识四川无臂画家胡林后,她跟着学习口书,用嘴衔着毛笔练习写字、画画,10个月后便开始卖字补贴家用,还到成都卖艺3年。
就在结束卖艺生涯,进入北京一家艺术团仅3个月后,2004年3月,当时月薪4000元的刘仕春选择了重回母校伍隍中学高三的课堂,因为她的校园梦未圆。那年高考,她考入青岛黄海学院,但一年7000多元的学费让她和家庭难以承受。无奈之下,她鼓起勇气,给学校董事长打电话,只为申请半工半读挣学费。令她惊喜的是,学校不仅免了她的学费,还让她在学校素质教育研究中心担任兼职老师,每月支付800元工资。毕业后,她留校任教,如今也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现在/ 组织支教回馈家乡
因走出励志人生,刘仕春赢得了“断臂天使”的美誉。“我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爱心让我成长,让我坚持走到今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说,一路上,她得到的帮助和关爱,来自家乡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也有社会上的陌生人。因此,2005年起,她便开始做公益,如帮助残疾人募捐等。
“我心中也有很深的家乡情结,我的成长,离不开家乡的养育和支持,所以也一直想回报家乡,做爱心的传承者。”刘仕春选择通过支教的方式回报家乡,除了这份情结和她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还与她的高中同学王少根有关。王少根是雁江区临江镇石榴村人,为让村里走出更多大学生,他自2004年起,在就读本科和研究生期间每年寒暑假回村辅导村里的中小学生,工作后又成立根矗奖学助学协会(成都商报曾作报道),一直延续至今。
去年8月,王少根到青岛时,和刘仕春聊到了他组织的支教模式。“这些年我一直在外地,之前没想好以哪种方式来回馈家乡,他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为此,刘仕春和王少根一拍即合,决定借鉴王少根在老家的方式,寒暑假组织当地大学生支教回馈家乡,希望家乡走出更多的大学生。她认为,家乡的孩子一定要上大学,以此提高认知水平和境界,通过拼搏实现梦想,改变人生。
此次冬令营活动中,95名学生在接受10天的辅导后,还将参加测试。刘仕春介绍,预计正月初六,在奖励优秀学生的同时,她将到场为学生们做演讲,以此激励学生。那天,“归雁”基金也将正式成立。
未来/ 暑期还会办夏令营
“这只是我们第一年的活动。”刘仕春说,此次冬令营支教后,“归雁”基金在伍隍镇的假期支教活动将持续下去,今后,暑期还会办夏令营。除了组织当地走出的大学生返乡支教,还会组织一些省外的大学生志愿者前来,分享省外学习、生活的方式,让支教更丰富多彩。同时,今后她还会考虑在家乡的大中小学办一些讲座,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刘仕春还介绍,“归雁”基金作为爱心基金,基金来源包括个人捐助、社会募集和定向资助,也将用于支教活动对优秀学生的奖励、补贴支教大学生的交通费等。“基金成立也是一种倡议。”刘仕春说,她是基金的理事长,王少根是秘书长,但他们都只是普通的上班族,他们希望联络资阳走出去的更多有识之士、爱心人士一起参与,能把支教等活动扩展到雁江甚至资阳的其他乡镇,帮助家乡的更多孩子实现梦想。
“人家的举手之劳,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或许就是你前进的动力和动力的延续。”这是刘仕春在遭遇人生困境时的感悟。她也希望,在别人需要拉一把时,自己的“举手之劳”能帮助更多人不因挫折放弃梦想,通过拼搏最终实现梦想。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姚永忠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