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从常州到巴中 祖孙三代自驾三千里返乡只为四世同堂

时间:2019-02-07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智

“2019年1月28日,多云。过年了,我最想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吃年夜饭,还有爷爷奶奶……”――对着镜头,7岁的崔昊希如是说。看着眼前的故乡:山上的鸡鸭、地里的油菜、水库里的打鱼人,生长在异乡的小昊希,觉得一切都是新奇的。

腊月二十四,四川巴中山区柳林镇的一栋两层小楼旁,小昊希和妹妹在田野中嬉戏,爸爸崔宏在一旁洗车,妈妈、奶奶和曾祖母,则在屋内忙着做饭。

三天前,小昊希兄妹和父母、爷爷奶奶,从1700公里外的江苏常州,自驾22小时赶回四川老家。

而这场千里奔袭,便是为同小昊希83岁的曾祖母一起过个团圆年――四代同堂由此定格在这个新春。

返乡,自驾1700公里

“没上高中,读了中专就出去了。”从江苏常州一路开回老家,车都没顾得上洗,小昊希的爸爸崔宏,正从水库里提水,准备好好洗一下车子。

虽然尚未满30岁,但崔宏在外打拼已12年了,最开始在电子厂里上班,后来跑货运,这一跑就是十年。

“爸爸出门的时候,我还没起床;爸爸回家的时候,我已经睡着了。”去买年货的路上,小昊希一边玩着奥特曼,一边嘟囔着抱怨,一天到晚,都不怎么看得到爸爸。

崔宏说,跑货运起早贪黑,很苦很累,一个月能挣一万块左右。崔宏的父母也在常州上班,带着孩子,一家三代人的开销也很大。

五年前,有了些许积蓄,崔宏买了一辆国产江淮牌轿车,“不是好车,但足够家用。”

年关将近,崔宏夫妻带着一对儿女和父母,一家三代,从江苏常州出发,沿着沪蓉高速,车程1700公里,回到巴中的农村老家。

“只有加油、吃饭时,中间才休息半个小时。”算起来,22个小时的车程回川,他几乎没怎么歇脚。

他乡,祖孙三代扎下根

从巴中柳林镇老家到江浙打工,崔宏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刚上小学时,他的父亲便和同乡一起到江浙一带打工求生活,“在农村老家赚不到钱,只有出去打工。”

从最初的体力活做起,再到进入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子厂,在装配流水线上做一颗“螺丝”,直到崔宏成年。

跟着父亲的步伐,不到18岁,崔宏也跟着到了江浙,进入了电子厂,“流水线上虽然能挣点钱,但不是长远之计。”

在老家学了驾驶以后,他选择了跑货运的生计,货车也从三吨换到了五吨。辗转于江浙各个加工厂之间,凌晨三四点起床已是家常便饭,深夜回家时,父母妻儿早已熟睡。

崔宏的妻子,是按照老家的习俗相亲认识的,先有第一个孩子小昊希,今年7岁了;后有了第二个娃,小姑娘雨霏――按照老家的观念,一儿一女最好。

打工二十余年,崔宏父母逐渐上了年纪,在常州帮着带一下孩子,做一些简单的活儿,一家三代扎根在异乡。

小昊希的曾祖母,今年已83岁了,独自在老家生活,春节快到了,她终于盼回了儿孙们。

四世同堂,惟有春节时。

春节,让小镇有了年味

崔家两层的小楼房,在一家三代返乡后,顿时有了生气。

而距崔宏家两公里外,便是柳林镇场镇所在地,寻常日子里,这只是一个冷清的小镇,随着春节临近,集市上也挂起了灯笼,购置年货的人络绎不绝……

在这个山区小镇,十个年轻人中,九个都外出务工,东北、江浙、珠三角,乃至海南。

年轻人离开了,只留下了老人留守在家,他们或多或少还做一点农活,忙碌了一辈子,永远也闲不下来。

四川巴中的车牌代号为川Y,但行走在柳林镇街道上,川Y车牌的车辆并不多,苏D(常州)、辽A(沈阳)、粤A(广州)等外地车牌反而更多,小小的场镇,堵得水泄不通。每年春节,在全国各地务工的他们,都会自驾数千公里,回家过年。

有人说,是“面子思想”作怪,殊不知,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走个亲戚、买点东西,动辄十几公里,没有车极为不便。

而十室九空的乡场上,也只有在春节,才会有“人气”――毕竟,天地再大,也要过年回家。

  • 上一篇:马印航空机票超售要散客退票或改签 成都乘客怒斥不公平
  • 下一篇:2018年新生儿姓名登记 使用最多的名字:“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