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成都:创新抓落实“升降”看变化

时间:2019-02-07

本报记者 王小玲 蒋君芳

今年1月底,成都市公布2018年“年报”,其中两组数据引人关注――

经济发展再上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矛盾风险下降明显:重污染天数减少16天,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36.1%,受理群众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7.6%。

一升一降,殊为不易。一方面,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另一方面,作为管理人口超过2100万的超大城市,发展转型、治理转型和能级跃升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不断涌现。

应对挑战、破解难题,成都锁定一个“实”字。

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从市领导牵头重点课题调研,到市县联动的全覆盖走访,再到以解决问题为靶向的现场办公会,2018年以来,成都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一系列抓落实的创新举措贯穿全年,推动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持“求解”思维蹲点调研访问题 因点施策解难题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2018年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成都将年度主题确定为“全面落实年”。

调准焦距、深入基层,一场声势浩大的蹲点调研活动在成都展开。一年来,成都市领导牵头开展20个重点课题调研,上万名党员干部深入农村社区、城市社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深度开展“四个一”蹲点调研,全覆盖开展万家企业大走访,面对面倾听了解企业现实困境和百姓所需所盼,共梳理收集问题和建议上万个。

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去年9月起,成都接力召开了23场“现场办公会”,由市主要领导带队,一个个区(市)县走,帮助协调解决一批企业市民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影响基层转型发展的政策障碍。

针对区(市)县存在的传统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指导各地按照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组织经济工作,以产业功能区为抓手,进一步明确产业主攻方向;针对企业反映的个性问题,实施“一企一策”解难帮困,协调解决京东方(成都)健康产业园配套设施供地等问题。“现场办公会”上提出的328个突出问题,目前已协调解决200余个。

“现场办公会”并未画上句号。这一抓手,从市级层面走到了区县一级,并固化成为成都市四套班子的制度性工作安排。与此同时,成都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一线工作法”,在全市上下形成服务基层、直面问题、立说立行的鲜明导向。

  担“主干”之责主动上门谋合作“水涨船高”同发展

去年11月2日,在成都市党政代表团到宜宾考察之后的第三天,极米智能光电产业园项目正式入驻宜宾;此前,宜宾五粮液集团已先后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高新区等签署协议,将在蓉建设川大华西・五粮液健康产业创新研究院和集团新经济中心。

“总部研发在成都、生产配套在市州”――一种新型产业合作关系正在构建。

新,源于全省区域发展格局之变。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成都自觉担当“主干”责任,启动“成都企业市州行”活动,由市领导带队,兵分四路,主动上门,倾听合作之需、探讨合作之路。2018年,成都与兄弟市州共签署投资协议183个、总投资932.1亿元。

产业赋能、创新赋能、通道赋能、服务赋能,推动协同发展和红利共享的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一揽子项目加速落地。

城市间产业协作配套机制正加快完善。成都出台加快总部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并命名首批总部经济示范企业,制定“支持企业川内梯度转移10条”激励政策,今年将规划建设跨区域资源转化合作区。

连通成都与兄弟市州的通道正加速铺就。天府大道北延线、成资快速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相继启动,成都平原经济区铁路公交化运营签署框架协议并在成德、成绵等区段率先实施,成都至雅安铁路正式开通运行。

区域资源共享、政策协同、标准互认、一体结算机制正加速推进,优质教育、医疗等民生服务进一步向市州覆盖。

从顶层规划设计到具体项目合作,“水涨船高”共同发展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补民生短板 直面痛点难点 解决急难愁盼

春节临近,成都人将以“夜游锦江”的形式,重新走近并认识自己的母亲河。随着锦江水生态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美景将再度重现;而另一幅“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美景,也因不断增加的空气优良天数,更加频繁地走进了成都人的生活。

美景再现,源于为民理念的坚守和直面问题的勇气。聚焦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民生“痛点”,去年7月起,成都市启动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百日攻坚专项行动,15个现场督查组深入区(市)县,督促推进1326件突出环境问题完成整改。

紧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经营成本高、创新创造能力弱等现实难点,成都通过调研走访听取企业“成长的烦恼”,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5条”,设立“四个100亿”专项帮扶基金,降低税费、用工、用地、用能、物流成本。不少企业家点赞“真正切中企业发展所需,大大提振了信心”。

信心,直接反映在近期的一组调查数据中:91.1%的企业表示愿意扩大投资,61家“世界500强”企业有拓展业务计划。

聚焦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风险“隐患点”,成都用改革的办法,开展了重大风险、历史遗留问题、突出信访问题“三张清单”集中清理,推进10个重点领域防范化解风险攻坚行动,去年完成314项历史遗留问题攻坚任务,解决突出问题402件,总体实现了城市安全、社会安定、市民安宁。

公共政策更有温度、企业发展更有底气、百姓生活更有质感。在连续10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的“序章”下,成都2019年“十大民生工程”近日出炉,一个个项目聚焦解决“急难愁盼”,朝着幸福新目标再出发。

  • 上一篇:成博回应观众热情初一临时开馆 半天近4000人参观
  • 下一篇:年三十 蓉城暖意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