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本报记者 魏冯
“没得法律援助,很难讨薪成功!”2月13日,一面由百名川籍农民工联名感谢的锦旗,递到了泸州市叙永县法律援助中心门口。说话的是川籍农民工刘礼平。
原来,包括刘礼平在内的100余名川籍农民工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广那高速某隧道务工,被项目方拖欠工资166万余元。多次讨薪无果后,他们想到了找“外援”。2018年7月8日,刘礼平的一通电话打到援助中心,称自己和工友们被项目方拖欠工资,多次讨薪无果。
了解情况后,叙永县法律援助中心向上级法律援助中心和叙永县司法局汇报,建议指派援助律师及时到广南县协助讨薪。四川省、市、县司法行政系统获悉后,要求叙永县法律援助中心及时组织律师到广南县协助农民工讨薪。
2018年8月,彭文华等3名援助律师奔赴广南县,开展农民工讨薪维权工作。一场跨省法律援助就此拉开。
当援助律师与刘礼平对接上时,发现这次讨薪并非易事。
原来,刘礼平等人是经人介绍到云南务工的,劳资双方没签订有效合同,无法形成有效的法律证据。“能找到都是一些随手签订的字据,很难提起法律诉讼。”叙永县司法局局长魏功进表示。
同时,该工程承包关系极其复杂且不规范,项目公司对援助律师有抵触心理,导致收集资料和理顺法律关系的难度较大。
在广南县期间,三名援助律师在12天内,走访了承包公司及其总包部、工程项目部,基本了解了工程承包、农民工务工和欠薪情况。
一名援助律师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们到当地县委政法委、司法局、公安局和人社局等部门了解农民工欠薪调处情况,搜集资料和证据。
之后,三名援助律师又第二次去了广南县,并提出解决方案。历时半年,今年1月31日,腊月廿六,包括刘礼平在内的113名川籍农民工赶在年前领到了被拖欠的166万元血汗钱。
魏功进建议,农民工朋友在外务工一定要签订有效合同,并留意合同中的工资、工程量、工伤保险等条款细节,同时,劳资双方可利用大型招聘会等渠道,相互详细考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