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我昨天卤了点花生、翅膀,你尝下味道要得不?”上午10点,廖正华提着一大袋卤菜,来到单身独居老人王婆婆的家中,说要让她尝尝自己的手艺。
“我都记不清是第几次吃她做的菜了。”说到廖正华,王婆婆赞不绝口,一个劲说她菜做得好,心肠更好,尤其对老年人关爱有加,“前不久生病住院时,她关照了我两个星期,还亲自做菜熬汤送到医院,真的跟亲人一样!”王婆婆说,她看到《成都日报》经常报道好人好事,就想推荐廖正华,“希望大家都能以她为榜样,敬老爱老,多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其实,作为府青路街道办事处老年人协会会长,廖正华早已名气在外,是辖区老人们熟知的“热心大姐”,无论老人遇到什么问题,她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尽己所能提供帮助,“尊老爱老是我们的中华美德,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而已。”廖正华说。
早晚探访熬汤送菜
关照老人如同亲人
王婆婆今年67岁,比廖正华大5岁,在她看来,两人的关系比亲姐妹还亲。不久前,王婆婆经历了一场险情,那天上午她出门买菜,结果刚到小区大门就腹痛难忍,“本来想坐公交车去医院,结果发现痛起来动都动不了。”
因为儿女远在外地,王婆婆当时唯一想到的,就是廖正华发的一张名片,于是她赶紧按照上面的号码,拨打电话求助。“莫慌,我马上喊人来!”听说情况后,廖正华立即通知网格员前往现场,把老人送到416医院,随后自己很快也赶到医院。
经诊断,王婆婆患的是急性胰腺炎,需要马上进行手术治疗,然而,因为儿女不在身边,手术同意书无人签字。“先救人,我来签!”这时,第一个站出来的还是廖正华,她在征得老人同意后签了字,才确保老人得到了及时治疗。接下来的手术顺利,老人最终脱离了危险。
手术后,廖正华仍然放不下牵挂,她每天早晚都会来探望老人,还自己熬汤做菜,送到老人床边,而这一做就是两个星期,直到老人康复出院。王婆婆说,那段时间廖大姐照料自己无微不至,鱼汤、鸡汤、圆子汤、排骨汤等都送过,鸡汤上面连油都打得干干净净,生怕喝下去对身体不好,“出院之后,她也经常上门探望,关心我的康复情况,这一切都让我非常感动!”王婆婆说。
大事小事她都管
名片连着老人心
这样的事情,廖正华早已不是头一次做,作为老协会长,每个辖区老人的健康幸福都是她关心的事情。“这张名片,就是我跟他们的联系渠道。”说到这里时,廖正华掏出一张蓝色小名片,上面有她的联系方式和微信名片二维码,背后还印着“为困难群体维权,为居民群众服务,帮助您是我最大的快乐!”,“我们辖区的老人几乎都有这张名片,只要有事情,他们就会给我打电话,让我出主意、帮忙。”
其实,说到廖正华,很多市民都认识,在一些调解类的电视节目上,经常能看到她作为嘉宾出席,为大家出点子、化矛盾。不久前,她还入选了第七届“成华榜样”人物,而在这之前,她还是成华区“三八”红旗手、成华区十佳社区工作者、入选四川省十大法制人物……
身为府青路街道办事处老年人协会会长的同时,廖正华还是八里庄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的负责人,她是社区里的“调解明星”,至今还担任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援助爱心大使。平时,除了为居民调解矛盾之外,她还定期组织开展普法讲座,从《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到如何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让群众了解其中的法律知识,学会防范方法。“人与人之间,都应该相互搭把手。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你自己也能收获快乐!”廖正华说。
本报记者 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