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蝼,是一种广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直翅目小昆虫,喜欢栖息在水边。它形似蝗虫或蟋蟀,体长一般不超过1厘米。虽然体型小,但它跳得又高又快,因而不易被捕捉,又因对庄稼的危害较少,所以很少有人关注它。全世界专注研究蚤蝼的学者更是屈指可数。
2月19日,中国蚤蝼专家、乐山师范学院曹成全教授在国际著名动物分类期刊《ZOOTAXA》正式发表了采自缅甸的蚤蝼琥珀新属种,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研究发表的蚤蝼新属。
蚤蝼有在水上跳跃的独特本领,就像武侠小说中的“铁掌水上漂”裘千仞,研究人员认为这可以启发人类研制机器人。
第一次完全由中国人发表 以采集者姓氏命名
3个多月前,几块从缅甸采集回国的蚤蝼琥珀化石,引起了曹成全的注意。经过研究鉴定,他确信,其中一块琥珀里的小家伙,是蚤蝼大家庭里的一个新属,该新属被命名为“Paraxya gen nov.”。
据悉,该新属Paraxya与Xya Latreille,1809属很相似,后者的后足胫节上有游泳片,本新属却没有游泳片;且与2009年同样采自缅甸的蚤蝼新属Burmadactylus Heads,2009很相似,后者具有后足跗节且没有后翅,本新属没有后足跗节但有后翅,并且后翅明显超过了腹部末端。
该新属的模式种Paraxya hui sp.nov.是雄性成虫,以该琥珀标本的提供者“胡政坤”的姓氏命名。胡政坤是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目前还有几块由其提供的蚤蝼琥珀正在鉴定中,期待能有更多的发现。
蚤蝼是蚤蝼总科昆虫的统称,由于虫体微小、不易发现、不易捕捉、研究资料少等原因,在曹成全2009年涉足之前,蚤蝼是中国直翅目昆虫中唯一一个没有被研究的总科类群,是一个学术空白。在全世界,也只有少数几个专家从事蚤蝼分类的研究。
该新属的发现和研究发表,在蚤蝼研究史上第一次由中国人完成,也是第一块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新属新种蚤蝼琥珀。此前,蚤蝼的研究成果多来自美、德、日等国。该新属的发现让曹成全感到:“在蚤蝼分类研究领域里,中国人说得起话了。”
蚤蝼可在水面跳跃 有仿生工程应用前景
在其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印象初教授的指导下,2017年初,曹成全发表了我国第一个蚤蝼新种,并将其命名为“Xya leshanensis”(乐山蚤蝼),标志着我国蚤蝼分类的新开端。
蚤蝼并不好抓,一遇到人就会蹦到水面。为了便捷地采集标本,曹成全甚至发明了两个用于捕捉蚤蝼的实用新型专利器具。涉足研究蚤蝼分类10年,曹成全自费到多个国家收集和交流,由此积累了大量资料。
“蚤蝼就像跳蚤一样能跳,高度、远度是体长的100~150倍,而且可以在水面上跳跃。”蚤蝼的行为,让曹成全感到特别有意思。在他看来,研究蚤蝼除了能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在仿生工程上也有应用前景。他笑称:“这样独特的本领,就像武侠小说中的‘铁掌水上漂’裘千仞。”
当蚤蝼将其强有力的后腿伸入水中时,其腿上长有的弹簧式“划桨”便呈扇形张开,以增加表面积,从而使自己跳向空中,这项独特的本领可启发人类研制水里工作的小型机器人。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教授马尔科姆・巴洛斯曾表示:“如果我们要研制在水中行驶的小型机器车,这一发现将帮助我们设计螺旋桨或桨。”
目前,曹成全正在与中国科学院等很多单位联合研究蚤蝼的仿生结构、独特的“四足”行走行为、独特的筑巢和打洞行为等,不久的将来,会有一系列有关蚤蝼的有趣行为学论文问世。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