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12岁女孩身高仅1米多 华西专家呼吁关注这种罕见病

时间:2019-03-05

义诊现场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2日讯(记者 刘佩佩 摄影报道)3月2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遗传代谢内分泌科举办了“国际罕见病日健康宣传及关爱黏宝多学科联合义诊活动”。四川新闻网记者从现场了解到,长不大的“黏宝宝”患有一种名为黏多糖贮积症的罕见病。该疾病由于基因缺陷造成患者体内缺乏分解黏多糖这种代谢物的酶,进而导致其在细胞内不断堆积,对器官、组织、骨骼、脏器等造成进行性损伤。

据川大华西第二医院小儿遗传代谢内分泌科副主任吴瑾介绍,虽然罕见病的发病率低,但病种却很多,达到了7000多种,其中有80%以上都是遗传病,且50%都是在儿童发病,因此需要得到重视和关注。以黏多糖贮积症为例,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但这些患儿及其家庭备受煎熬。

来自重庆的谢先生特地赶到成都参加义诊。据谢先生介绍,他的女儿在4岁时确诊为黏多糖贮积症四型A型,主要症状就是骨骼发育受到影响,今年12岁,但身高只有1米多,并且手和腿的骨骼有变形。目前,他的女儿走路不便,最多只能走几百米,因此现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坐在轮椅上。“女儿确诊后的一个月,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没法睡觉,头发都愁白了,心疼孩子。”让谢先生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女儿的智力发育没有受影响,现在读5年级了,成绩还很好。然而,让谢先生犯愁的是,女儿所患类型的病目前国内有药了,但每年的费用要100多万,他们的家庭无力承担。“我们家长都希望这种药能纳入医保,让更多患儿能够吃上药。”

目前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存在着哪些问题?吴瑾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诊断难。由于是罕见病,因此缺乏诊断经验,特别是基层医生,容易误诊和漏诊。同时,罕见病的检查多需要进行辅助性检查,费用高;二是治疗药物贵。由于是罕见病,因此愿意进行研发的企业少。以黏多糖贮积症为例,目前只有四型A型有进口药可吃,每年费用100多万,其他类型的暂时无药可吃;三是家长认识不到位。由于罕见病的特殊性,不少家长也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因此发病最初不易引起重视,等到确诊后,可能就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吴瑾说,本次的义诊宣传活动就是为了科普罕见病相关知识,增加公众对罕见病重视度与关注度,推动罕见病诊断和治疗进展,避免患者群体在进行多学科对症就医中走弯路,及时得到确诊,减少误诊,使国内罕见病患者早日实现早诊断,早治疗,有药用、用得起的目标,帮助更多有需要的患儿家庭。“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能够关注罕见病。”

据悉,本次义诊不仅邀请了国家红十字基金会,还邀请了小儿血液科、产前诊断中心、心血管科、耳鼻喉科、呼吸科、神经康复科、骨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举办罕见病联合义诊活动,以呼吁全社会关注儿童罕见病,关爱罕见病儿童群体,提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过早死亡和残疾的发生,造福病患家庭。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泛美行年会志愿者集中培训班开班 将对来自8所高校的378名志愿者进行培训
  • 下一篇:刚完成抓捕任务又护送孕妇就医 成都民警小哥被这家人“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