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山东龙
纵横于白垩纪晚期的巨型山东龙长什么样?近日,在成都的一家博物馆中,高达4.5米、长度达到11.5米的巨型山东龙修复完成,整个修复工程进行了14个月,化石骨架中真化石比例达到75%,这具巨型山东龙化石,也成了破译白垩纪古气候、古地理和古生物变迁的“密码本”。
后脚踩在鹅卵石上,前肢高高抬起,头颅朝向天空,“这是想展现它仰望的姿态。”在崇州天演博物馆,刚刚修复完成的巨型山东龙伫立馆内,正式加入恐龙大军,博物馆技术总监梁鹰介绍说,整个恐龙骨架由380多块恐龙化石组成,整个重量达到了两吨。
要让这只巨型山东龙重新站起来,可是一件力气活儿,修复人员要从成吨的恐龙化石中寻找这只山东龙的“脉络”,“先就要清理这些化石的围岩,这也是最耗时的工程。”梁鹰介绍,整个修复耗时14个月,但清理这些围岩就花了7个月时间。
清理出来后,修复师还要测算每块化石的数据,按照比例将它们编号,缺失的部分就要用石膏制作模型。“这只山东龙的化石保存比较完整,75%的化石都是真化石。”梁鹰表示。
目前,整个恐龙要恢复站立形态,还要依靠钢构来支撑,通过近距离观看,整个恐龙呈行走状,雄健有力,其中最大的一块化石在股骨位置,长度达到1.25米,光是这一块的重量就达到了70多公斤,最小的手指头,重量也有5公斤。
修复完成的这只巨型山东龙,高达4.5米、长达11.5米,这比一般的鸭嘴龙大得多。据了解,巨型山东龙属鸭嘴龙科,最初被发现是在1964年,科考人员在山东诸城吕标乡库沟村龙骨涧发现了一个大型印鸭嘴龙胫骨。
“这些巨型山东龙的化石是在新疆奇台发现的。”据博物馆馆长王小兵介绍,化石在2001年就被发现了,但是一直没来得及修复。“当然主要原因还是以前没有这个修复的技术”。
修复完成的巨型山东龙化石,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对于恐龙化石研究者来说,也极具科研价值。这些最终深埋地底的化石,成了研究古气候、古地理和古生物变迁的重要资料,古生物学家还可以通过它们还原恐龙的生活方式、食物、成长和行动方式。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宦小淮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