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燃爆了的央视《国家宝藏》第二季节目吗?无论是高颜值的巴蜀国宝,还是“果粒叔”和川博院长盛建武互飙四川话,真是巴适得板,令四川观众极度舒适。
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川博展出的重量级文物后蜀残石经,在《国家宝藏》第二季中脱颖而出,入选“国家宝藏文物特展”,视频在故宫博物院箭亭广场“九州幻方”与观众见面。为此,《国家宝藏》节目组专门为它定制了一个象征身份的印信。
3月11日,记者从川博获悉,“后蜀残石经”专属印信已经回归川博,有望5月与公众见面,幸运观众还可以跟国宝印信合影哦。
史上最强教材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在碑石上刊刻官定儒家经书,被称为“石经”,对于统一文字、推广教育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石经要在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国家经济条件相对富庶的环境下,才能会被刊刻。
五代是唐宋之交的“大乱斗”时期,后蜀是五代十国中的一个国家,以成都为国都。身处战火纷飞的五代,为什么偏偏后蜀能刊刻石经呢?
这要归功于四川盆地易守难攻的地理条件,在冷兵器时代为后蜀提供了防御属性加成,让后蜀有了可以稳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四川盆地水土丰饶,为发展生产和耕作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此外,当时的后蜀,境内很少发生战争,也没有大的动荡。所以,天时地利之下,让四川成为了五代十国时期经济发达地区。
只有好的经济条件,还不足以成为诞生后蜀石经的理由,还要当时的统治者重视才可以。后蜀皇帝孟昶和宰相毋昭裔都很重视教育,国宝“后蜀残石经”就是在毋昭裔的主张下,请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手写之后刊刻完成的。
后蜀石经共刊刻了包含《孟子》在内的儒家十三部经典,对儒学“十三经”的正式定型和对儒家经典“文献典范”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影响,决定了后来中国儒学经典体系的基本格局。当然,后蜀石经的存在,也充分证明了古代文人眼中“蜀学之盛冠天下”绝非徒有虚名。石经还首次在典籍之外,将注释同时刻于石碑之上,方便公众阅读理解,同时还是中国历代石经刻录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因此被学者誉为“冠天下而垂无穷”的壮举。
见证石室文脉
1938年,人们在成都南校场外的城墙下面,挖掘出了近十块石经的残片,虽然残损,但石片上秀美的正楷字刻仍清晰可见,后经学者确认,这正是遗世千年的后蜀石经的残石。这样几件残石何以成为四川博物院馆藏之珍品?因为这一方石经的背后,还有一所千年学堂和一群生生不息的传承者。在它们的身上,隐藏着蜀学“冠天下而垂无穷”的基因密码。
千年之后,文翁石室历经战火却地址不改、弦歌不断,这离不开后蜀石经作为教材的文化滋养,也离不开学堂背后薪火相传的代代石室人。而来自文翁石室――成都石室中学的朱泽荪老师,就是这石室人中的一员。他和蜀石经一同亮相《国家宝藏》的舞台,令观众感慨不已。
此前,央视《国家宝藏》公开课走进石室中学,《国家宝藏》节目组联同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川博物院将宋拓蜀石经(复制本)赠予石室中学。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樱在《国家宝藏》播出之后,看到很多网友自发为“存师道,传薪火”的石室中学点赞,更有无数学子为自己是石室人而骄傲,于是,国家图书馆特意制作了“宋拓蜀石经”复制本赠予石室中学,希望数千年的中华文化能在石室人中薪火相传。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