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下班,到站后,从站点步行或骑共享单车回家,这已经成为很多城市上班族的日常出行模式。步行、骑行道路联通、平整,沿途鲜花绽放、绿意盎然,充满文化艺术氛围,就算在黑夜也有充足的照明,安保摄像头24小时监控保护……试想一下,每天通过这样一条美丽度、舒适度、温度、安全度俱全的道路回家,是否有穿行绿地、居家公园的享受?就在今年,成都在推进天府绿道建设过程中,计划打造100条这样的“四度”“回家的路”。
过去一年来,成都在全国率先探索公园城市建设,全面探索创新城市建设模式。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到天府绿道体系建设,成都正在用“加速度”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昨日上午,成都市公园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做客《成都面对面 党风政风热线》节目,绿道处处长吴本虹表示,天府绿道串联公园城市的有机部分,比如,城市街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包括农业田园景观、产业功能区,以及体育、文化、教育等多个场景,今年在推进建设过程中将把提升天府绿道品质作为重点,主要从功能复合度和社会参与度来重点着力。
在场景营造上,主要是营造生活场景和新经济消费场景,使绿道资源转化,大力推行“绿道+”战略,结合每个区域特点策划主题化、常态化文体旅商农特色活动。在市场参与度上,将从天府绿道建设入手,通过策划、宣传活动提高天府绿道的全球影响力,提升天府绿道品牌价值。“社会参与度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为引领市民绿色低碳出行方式,今年将开展一项有意义的天府绿道建设活动――‘回家的路’行动。”
成都市公园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屈军介绍,成都正在推进以轨道交通为龙头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加绿道为主的慢行交通体系建设,两者共同构成未来绿色交通体系。以此为契机,在今年天府绿道建设中,将以从轨道交通站点和公交站点回到家里连接的通道为重点实施建设。让这条千家万户每天都要使用的道路“既有美丽度,也有舒适度,还有温度,最后是一个安全的道路”,“这个取名为‘回家的路’的行动,今年计划在全市完成示范道路100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明年将加快推进。”
具体建设上,将把路边停车转移走,让出原有自行车道、人行道;提升行人舒适空间,增设文化艺术氛围设施,在小游园、微绿地、“回家的路”建设上,体现每个社区居民的需求;提升安全度,增配晚间照明、监控探头。
成都晚报-成都发布记者 滕杨 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