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新材料产业发展既要壮“基础”也要上“高阶”

时间:2019-04-04

政策亮点

◎率先推动新材料行业降电价,优先保障新材料产业重点项目用地◎加大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对新材料研发的支持力度,新材料企业研发经费要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2.5%以上

◎建设一批新材料产业园区、区域测试评价、生产示范应用和创新科研平台◎推进先进基础材料转型升级,着力抓好先进钢铁材料、先进化工材料、先进有色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先进轻纺材料发展

◎聚焦产业急需和市场较大、基础较好的关键战略材料,着力抓好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等新材料发展

□本报记者 罗之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传统材料性能有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

作为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之一的先进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材料产业如何加快发展?日前,我省出台《新材料产业培育方案》提出,到2022年,全省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约15%;将新材料产业培育成全省先进材料万亿级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培育5家销售收入达100亿元、10家销售收入达50亿元的新材料企业集团。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坚持“梯度培育”绘制新材料产业功能分布图

近年来,我省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钒钛钢铁、稀土材料、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加快发展,攀枝花钒钛新材料、成都高性能纤维等一批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及先进材料产业园已经形成,高档钛合金、玄武岩连续纤维等产品实现产业化,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逐年递增。截至2017年底,全省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000亿元,约占先进材料主营业务收入的35%。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坚持“梯度培育”思路,在加快推进先进基础材料转型升级的同时,以满足《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为导向,培育壮大一批产业发展急需、市场潜力巨大且基础较好的关键材料。结合我省在先进碳材料及石墨烯、3D打印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的基础,注重原始创新,重点培育一批前沿新材料企业。

《培育方案》锁定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为发展重点。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基础向高阶逐步迈进,既立足我省新材料发展实际,又响应了国家发展战略要求。”

培育思路上区分难易,产业分布上也有所差异。《培育方案》提出,依托各地现有产业基础、区位优势、资源配套条件及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在已有基础上绘制我省新材料产业功能分布图。

具体而言,成都将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等;环成都经济圈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材料、石墨烯及核石墨等先进碳材料等;川南经济区重点发展先进化工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等;川东北经济区重点发展铝基材料、锂电池材料等;攀西-川西北经济区重点发展先进钒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等。

  实现双向对接关键在推动产学研用协同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但我省新材料产学研用协同体系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直击痛点,《培育方案》提出,将推动企业实现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2.5%以上,鼓励新材料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建设一批新材料区域测试评价平台和制造业创新中心。

重视新材料技术研发,需要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将和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严惩新材料产业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同时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

“只有研发还不够,让新材料企业与下游用户企业实现双向对接,是新材料实现其应用价值的关键。”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认为,双向对接的关键在于“协同”,推动两者实现协同设计、研发、制造,让材料标准与下游应用行业设计规范以及相关材料应用手册能衔接配套,才能确保新材料产品不停留在实验室内,而是可以满足各行业各领域使用要求。

为此,《培育方案》鼓励重点领域新材料企业与下游用户单位组建产业联盟;鼓励下游行业使用新材料“首批次”应用风险补偿机制,鼓励保险机构创新险种,为新材料应用推广提供质量、责任等风险承保。

记者从省财政厅了解到,依据《省级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下游企业投保的首批次新材料产品,按年度实际投保费率不超过2%的费率上限计算,实际投保保费可按省级财政补贴70%、投保企业自行承担30%的比例分担,补贴时限最长可达3年,同一产品每年保费补贴最高可达500万元。

  • 上一篇:广安开通跨省农村客运班车 川渝两镇居民跨省上班仅需半小时
  • 下一篇:四川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周年 创新指数居第三批自贸区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