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节期间,四川省各地公墓将免费推出4000多个节地生态葬穴(格)位,以此培育绿色殡葬理念。
4月1日,由四川省民政厅、成都市民政局联合主办,四川省殡葬协会、成都市殡葬协会、石岭社区协办,成都市殡仪馆、成都市磨盘山公墓承办的“仁孝四川・平安清明・绿色殡葬”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在成都市磨盘山公墓举行。
活动中,主办方发出了“仁孝四川・平安清明・绿色殡葬”倡议书,倡导节俭文明治丧、节地生态安葬、文明环保祭扫,提倡采取树葬、花葬、草坪葬,不讲排场、不燃放烟花爆竹、不抛撒纸钱等绿色殡葬方式。
随后,35位家属代表参加了节地生态葬穴(格)位捐赠仪式和集体花坛葬仪式。花坛中央伫立着一棵大树,两侧的花盆底下是一个个用泥砖分隔开的“墓穴”。家属手捧骨灰盒及鲜花依次上前,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把骨灰倒入格位,然后覆上黄色、白色的菊花花瓣。
现场工作人员向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介绍,生态葬穴里用的都是可降解的材料。
一位参加集体花坛葬仪式的家属告诉记者,自己的一位亲人前不久去世,骨灰存放在成都市殡仪馆。正当他忙着为逝去的亲人物色一块福地时,殡仪馆工作人员联系到他,向他介绍了绿色环保的集体花坛葬。“现在家里人都认可这种方式。”他说,这种治丧形式既绿色环保,同时也为家里节约了几万块钱的费用。这次,他还把自己已去世多年母亲的骨灰从新都迁了过来,加入花葬,“以后祭扫就可以一起了。”
据了解,近年来,四川省各地大力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健全完善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除了成都主会场外,全省各地近期也陆续联动开展以“仁孝四川・平安清明・绿色殡葬”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
今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将推动落实绿色惠民殡葬政策,将其纳入30件民生实事,四川省财政将安排1亿元为遗体火化逝者家庭提供基本殡葬服务,推动规划建设40个农村公益性示范公墓,打造乡村绿色环保、移风易俗、文化传承、家风家教示范基地。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实习记者 曾那迦
短评
“文明祭祀”
让祭拜先人更有安宁氛围
又是一年清明节。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文化节日。
昨日,由四川省民政厅、成都市民政局联合主办,四川省殡葬协会、成都市殡葬协会、石岭社区协办,成都市殡仪馆、成都市磨盘山公墓承办的“仁孝四川・平安清明・绿色殡葬”大型公益宣传活动举行,倡导节俭文明治丧、节地生态安葬、文明环保祭扫,提倡采取树葬、花葬、草坪葬,不讲排场、不燃放烟花爆竹、不抛撒纸钱等绿色殡葬方式。
按照传统,很多人清明节扫墓会用点香烛、烧纸钱的方式来悼念先人、寄托哀思。但近年来因“火”祭祀而导致的火灾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时常发生,给森林安全、人身安全和环保都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过去数年间,清明节前后,很多地方大小火情不断,不少是因为燃烧的香蜡纸钱意外点燃地面树叶杂草引发。一些村庄街道一到这段时期就高度戒备,组织护林队、劝导员上山巡逻。本应该是安宁祥和的传统节日,被不文明的祭祀方式弄得草木皆兵。
根据《四川省森林防火条例》规定,森林防火期内,禁止携带火种和类似香蜡纸钱、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森林防火区。对儿童等特殊人群要严格监护,防止玩火弄火引发的森林火灾。
文明祭祀不仅是对法律的敬畏,也是对社会、对他人的尊重,树立起一份公民担当。
诚然,祭祀需要仪式,但仪式的最终目的,依旧是表达敬仰及缅怀之情,献上一束鲜花、 种上一棵小树,不仅能让逝去的亲人和先烈感受到后辈们的心意,让清明节更有安宁氛围,也让“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体现。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