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姚茂强 周洪攀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3000亿元;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5000亿元,力争率先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2030年,成为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201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的意见》,定下的新目标:绵阳要“高质量”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
2000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绵阳科技城的重大战略决策。19年砥砺奋进,科技城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创新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助力经济增长、保障国防建设之路。近几年来,绵阳肩负着为创新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作出示范的国家使命,科技城的发展“脉搏”,牵动着全省乃至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心率”。
2018年,科技城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就科技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6月,省委作出“推进中国科技城超常发展”的决策部署;7月,绵阳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明确把“着力推进中国科技城建设实现新突破”作为新时代推进绵阳发展“五个主攻方向”之首。
2019年的绵阳,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在加快发展的破局之年,科技城奋力前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着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田、排头兵和西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的目标阔步迈进,启动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1
总书记嘱托
全力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
“全力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既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四川、绵阳的重大历史任务。
2018年3月,省委、省政府专门针对推进科技城加快发展出台《关于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的意见》,20条干货满满的支持政策事项,把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殷切希望转化为推进中国科技城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科技城是国家创新驱动版图上的重要一块。新形势下,推进科技城加快发展的目标如何定,发展战略如何谋?
从定性上看,《意见》是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领命前行,在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财税金融、产业发展等领域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提出了20项支持政策事项,从多个层面,全方位、系统性推进科技城加快发展呈“万马奔腾”之势。
从定量上看,《意见》目标明确,分为三个阶段:明确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800亿元、力争达到3000亿元,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迈出坚实步伐;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500亿元、力争达到5000亿元,实现高质量发展,力争率先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到2030年,成为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
这三个目标如何看?第一个阶段目标如何加速实现?“我市已经出台了《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是市委市政府推进科技城加快发展的具体举措,也是绵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抓住用好国家、省上支持政策的务实行动。”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行动方案》提出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创新生态营造工程、创新活力激发工程、创新产业壮大工程、开放合作深化工程、发展环境优化工程,“六大工程”环环相扣,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精准施策,共同支撑科技城加快发展。
2
绵阳“底气”
充分发挥科技城优势推进“超常发展”
2017年,绵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4.75亿元,成为全省首个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元的地级市。2018年绵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03.82亿元,总量居四川省第二位。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新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城优势,推进绵阳超常发展。”
超常,超出一般、必须有重大突破。绵阳,如何回应这个伟大的时代?
“绵阳,底气何在?”在绵阳当了3年多市长、2018年6月任绵阳市委书记的刘超,对绵阳的“家底”可谓了如指掌。“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关键是要紧紧扭住‘五个主攻方向’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他认为,绵阳要超常发展必须着力推进中国科技城建设实现新突破、着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体系、着力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着力建设西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着力推进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等“五个方面”,推动中国科技城“超常”发展。
128亿!2018年7月9日,总投资128亿元的诺思(绵阳)微系统基地项目落户绵阳,绵阳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零的突破!开放型经济水平,是一个地方开放程度最有力的表征。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18年6月,全市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282个、签约金额5264亿元。其中,10亿-50亿元项目113个,50亿-100亿元项目12个,100亿元以上项目8个。近3年,在全省排名中,绵阳年净增到位资金由2014年的第9位跃升到2016年的第2位,并保持至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目前,绵阳集中发展区一系列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加快推进。5平方公里启动区基本建成,30平方公里核心区主体框架加快形成,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柔性面板等重大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宝马王子发动机等20余个项目已竣工投产……“再造一个产业绵阳”的梦想越来越近。
3
国家“试验田”
让“创新之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2018年,国务院第二批向全国推广的23条全创经验,绵阳贡献4条;四川推广的21条全创经验,绵阳贡献7条。
持续抓好全面创新改革是推进科技城加快发展的重要一环。该市抢抓纳入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先行先试地区机遇,深挖军工科技资源优势,聚力科技创新,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抓好经验事项总结提炼、复制推广,将探索形成的创新举措、改革经验转化为推动科技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以期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收官年,也是全面创新改革的拓展深化年迸发出更多创新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8年,该市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科技城创新中心三期,积极建设全省首个省部共建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孵化平台,建成各类孵化器58个,入孵企业超过3700家;深化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推广“绵科云”服务模式,60多家创业投资机构为全市80多家科技型企业投入风险资本超过23亿元;持续实施“涌泉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稳定在万家以上,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000家、新增升规入统超过60家,科技创新综合水平不断提升。
该市还将目光聚焦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和专利保险试点,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知识产权服务公共平台和汇桔知商谷,着力打造“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撑起“保护伞”。
为进一步强化创新人才聚集和激励,该市成功争取到国家科研人员激励计划试点,实施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联动专项资助项目,实施“科技城人才计划”,制定出台“1+5”人才新政,持续资助和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建立绵阳与国防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互访合作对接机制,开创全国地方与国防军事院校人才合作先河。
4
创新驱动的“绵阳贡献”
三方面营造“创新生态”汇聚创新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对营造创新生态有很精辟的论述,要构建富有吸引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刘超表示,当前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要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贡献,必须首先在营造创新生态上破题。
数据显示,2018年,绵阳新增高成长型企业17家、居四川省第1位,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7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1000家,均居四川省第2位。绵阳企业牵头或参与的3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数量名列全国地级市前茅。
“创新驱动,必然要有创新生态。”刘超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育苗子”,确保有人才支撑创新。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把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出台“1+9”人才新政,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高端人才发放“绵州英才卡”,实行“保姆式”服务,让人才既愿意来,又留得住,而且能发展好。并且对入选“聚变计划”“涌泉计划”项目的团队,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对入选“卓越计划”项目的团队,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人才金融特色机构对入选团队给予获资助金额最高10倍授信贷款。
二是“找银子”,确保有资金保障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都具有高技术、轻资产的特性,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此,绵阳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组建了银行、保险、担保等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创新了应收账款融资等金融服务模式,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池、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应急转贷资金,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2017年,绵阳市创新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模式,得到李克强总理批示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三是“搭台子”,确保有条件服务创新。构建全方位、全链条、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围绕推进创新研发,建成了国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34家。围绕加速创新转化,设立了四川省两用技术再研发中心,完成100余项技术成果产品化研发,74项成果实现规模化生产;建立了国省级孵化器50家、入驻孵化企业3000余家。围绕强化创新服务,建立了国家级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和四川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引进了“汇桔网”等一大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国家级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建成河北、山东、成都3个分中心,去年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11.5亿元。四川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囊括了30余家科研院所、20余家服务平台,聚集了各类专家215人,整合了15大类4968台(套)仪器设备,形成了1万余项指标的检测能力,现已服务企业1700余家。通过这些举措,为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创造了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