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前沿医学中心首批载体完成交付
成都前沿医学中心首批载体完成交付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12日讯(记者 陈淋)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作为成都市与四川大学校地合作的核心项目,9月12日,成都前沿医学中心首批载体交付仪式在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园举行。该中心由成都高新区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建,致力于打造成为成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新极核和策源地。首批完成装修的9000平米研究极载体、8500平米产业极载体将分别交付给华西医院等单位、首批教授创业签约项目。
对标波士顿生物医药创新生态,成都高新区通过与四川大学合作建设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以转化医学为创新靶标、以市场应用为价值导向,构建“利益共同体、创新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形成校地合作“事业合伙人”全新模式,实现创新能力集成提升、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创新校地合作“事业合伙人”模式
2018年,成都高新区和四川大学签署共建成都前沿医学中心合作协议,聚焦“精准医学”“抗衰老研究”“脑科学与认知”“再生医学、3D打印与器官修复”“深地医学”“疫苗与抗体研究”“医学人工智能”“医学大数据”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成都前沿医学中心由“研究极”和“产业极”载体组成。其中,“研究极”载体包括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园创新研发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将建设的“研究极”大楼; “产业极”载体则包括新川创新科技园孵化加速中心和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产业转化中心。
“为促进校地合作落地落实,成都高新区与四川大学共建成都前沿医学中心,围绕‘科技创新――孵化创新企业――促进产业发展’这条主线,探索形成校地合作‘事业合伙人’的全新模式,通过双方优质资源整合和成果确权分享的方式,将政府与大学建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建、共管、共享、共服务。”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悉,“共建”即政府建载体,川大引团队;“共管”指双方共同设立工作小组,负责中心工作整体设计、战略规划、协调推进,并共同成立学术委员会,负责中心入驻项目的导入标准、项目筛选、团队引入、考核评估等工作;“共享”即全国范围首创政府和高校合作“以支持换期权”的创新模式,实现高校获得发展资金投入、政府获得成果转化收益期权、高校教师打通创业通路的三赢;“共服务”即双方构建“专业局+专业运营公司+专家联合会+专业基金+专业中介”的服务团队,共同为入驻项目提供从创业到孵化研发再到加速阶段的全生命周期全方位服务,助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成都前沿医学中心
成都前沿医学中心
打造成都校地合作标杆项目
截至目前,成都前沿医学中心已初步导入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医学大数据中心等超过20个高水平研发项目,成都赜灵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贝思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0个四川大学教授创办公司,“珀金埃尔默”“华曙图灵”等10个互动研究项目;引入院士级顶尖科学家2人,长江杰青级科学家20人,教授、研究员超过100人。
入驻项目中,四川华曙图灵增材制造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为华曙高科子公司,将建设华曙高科3D打印医用产品全球中心、全球医疗板块研发中心、业务中心和结算中心。据悉,华曙高科是工信部颁布的全国唯一的3D打印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企业。
“首批载体交付,标志着成都前沿医学中心项目导入进入实质阶段。”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今年已启动了超过10万平米的载体装修,预计到11月将完成超过7万平米的装修工作,并同步导入人才和项目。预计2025年成都前沿医学中心将带动成都生物医药产值超过500亿元,并力争引进15个院士级,50个长江、杰青级创新人才,获得专利授权超过200项,孵化创新企业100家。
四川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相信在四川大学和成都高新区的持续深化合作下,成都前沿医学中心定将成为成都市校地合作的标杆项目,助推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生物医药是成都高新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发展势头强劲。今年1-7月,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45.1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产业增加值60.8亿元,同比增长19.5%;全区实现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32.8亿元,同比增长21.2%,占成都医药工业比重提升1.3个百分点,达到35%。
(图片来自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