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 四川将重点做好这“上下两篇文章”

时间:2019-09-18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易答记者问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18日讯(记者 李丹 张宇 摄影报道)2019年9月18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在成都金河宾馆举行。四川省商务厅、省委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合作局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进行主题发布和答记者问。

在记者提问环节,有媒体问到,四川的经济合作工作将如何更好开展,以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推动力?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易进行解答,他表示,目前,经济合作工作确实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特别是招商引资方面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四川有充足的底气去应对这种压力,把压力变为动力,把经济合作工作开展好。

“我们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给予的底气。”易说,四川不沿海、不沿边,但四川敢为人先的人文特质,让四川始终紧随国家开放战略,在经济协作、开放引资方面一直走在中西部的前列。当前,四川正处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国(四川)自贸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叠加期,面向国内外推动经济合作、招引重大项目的空间和机遇,前所未有。

同时,四川有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底气。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对外开放、经济合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特别是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等重大战略部署,先后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推动营商环境改善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省上下抓发展、抓开放、抓项目的热情激情,前所未有。比如,目前很多市州都把区县党政领导、经济合作部门负责人每月外出招商天数、成效作为考核通报内容,各地开展了很多诸如百日擂台赛、攻坚战之类的招商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川还有砥砺奋进70年积淀的底气。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的经济社会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产业基础、政务服务以及教育、医疗、文化、城市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区域合作、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对外来投资者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可以说,目前的四川,就是一块巨大的“磁铁石”,正在把国内外的项目、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源源不断地吸引进来。天府之国向外释放的强大吸力,前所未有。

“省经济合作局是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的部门,被赋予了招商引资、博览会展及有关领域区域合作的职责。”易表示,在当前形势下,省经济合作局肩负的新使命,就是千方百计把四川这块“磁铁石”的吸力发挥到极致,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到四川,“我们将重点做好‘上下两篇文章’。”

易解释,一是千方百计做好对接洽谈、签约引进“上半篇文章”。四川始终划定招大引强这个重点。围绕“5+1”现代产业体系,补强和延长“五大万亿产业”链条,实施龙头企业主导型招商,瞄准“三类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央企、行业领军企业,着力引进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进一步优化我省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始终划定协同发展这个重点。按照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加强指导和支持各市州梳理确定重点发展的细分产业,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板块,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积极推动市州间的协作发展,引导构建“产业总部在成都、基地在市(州),科技研发在成都、生产在市(州),公共服务在成都、配套在市(州)”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共享等机制,更好促进干支联动、竞相发展。始终划定融合发展这个重点。牵头承办好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国际投资大会等重大平台活动,充分借助川浙、川粤、川港、川澳和新川贸投委等合作机制,实现招商引资、博览会展、区域合作相互促进,在融合发展中引进更多产业项目、推动重点产业提档升级。

二是用心用力做好项目落地、投产运营“下半篇文章”。积极推动项目落地履约开工。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本”,举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对签约项目特别是省级平台签约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过堂会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中梗阻”问题,促进项目相关方的务实对接,督导加快“蜗牛工程”,有效清理“僵尸项目”,有力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继续开展“进千企、解难题、送服务、促发展”活动,当好外来投资企业的“娘家人”。连续3年,深入企业摸实情、出实招、干实事,大力开展好“五问五帮”。即问政策落实、帮助提振发展信心;问建设进展,帮助化解困难问题;问运营状况,帮助破解瓶颈制约;问投资意愿,帮助谋划发展战略;问配套需求,帮助实现产业集聚,掀起一轮大宣讲、大督查、大招商、大服务的热潮。完善重大引进项目激励奖补机制,调动市(州)抓落地、抓建设、抓投产的积极性,为引进内、外资的快速、持续到位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南向开放!四川已建成南向进出川铁路通道4条 高速公路通道8条
  • 下一篇:成都医学院开学典礼“爱国三问”点燃全场 三千新生宣誓“志愿献身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