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进入新时代 成都加速成为西部经济中心

时间:2019-09-18

2018年2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寄望四川“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增强西部经济中心功能,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为导向,构建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核心的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和国家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城市,不断扩大经济影响力、区域带动力和环境吸引力,加快建设面向亚欧、辐射西南的经济中心。

嘱托声声入耳,前行力量倍增。成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去年,成都印发了《成都市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提出将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新兴服务业和新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即“5+5+1”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

经济总量更大――今年上半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2.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在15个副省级城市、9个国家中心城市和16个GDP万亿级城市中表现亮眼,增速位居第一。

经济结构更优――今年上半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医药健康、绿色食品和新型材料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

区域经济更活――成都经济开发区已经迈入3.0版本,成都不断革新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组织方式,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经济地理,寻找破解“大城市病”的重要路径。

稳中有进的成绩单呈现着两年多来成都增强西部经济中心功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先进制造业动能强劲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制造业是城市经济的脊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优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传感控制、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

国内首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在蓉投产;总投资280亿元的成都中电熊猫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仅历时16个月,便顺利实现项目产品点亮投产……当前,成都正聚焦高端绿色智能,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能级,到2020年,建成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培育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万亿级产业,壮大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千亿级产业。2017年,一场显示产业合作洽谈会上,京东方成都公司副总经理秦向东力邀业内企业来蓉共建生态链,理由是,“成都的投资环境良好,政务服务专业,城市发展迅速。”

今年以来,成都陆续出台了促进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如今的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版图上,成都已成为重要一极。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成都的支柱产业,聚焦“芯、屏、端、软、智、网”精准发力。今年5月,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力争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将成都打造成为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4000亿元,增速达16.3%,远高于GDP增速。

总投资280亿元,中电熊猫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为什么项目看好成都?3年前,时任中电熊猫集团总经理助理的孙学军给出了答案:成都具有很好的投资环境,也有很多高校聚集,这为整个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不仅如此,成都是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也为未来产品面向全球销售提供了便利。

蒸蒸日上的医药健康产业,也正在爆发前所未有的能量。短短两年时间,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已从最初的一片空地,发展为现在的产业新城。今年我市印发的《成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我市将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世界级、万亿级现代化医药健康产业体系。《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到2025年,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0亿元;到2030年,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0亿元,建成世界级医药健康产业高地,将成都打造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创造中心、面向“一带一路”医疗健康服务首选地、国际医药供应链枢纽城市,培育20个百亿级和千亿级医药健康企业,一批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建成3个以上具有鲜明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千亿级产业功能区。

“成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具备良好的优势和天然禀赋,包括产业发展基础雄厚,自然资源丰富,研发创新能力较强,公共服务平台聚集。”在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看来,近几年来,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增长速度很快。系列新政的出台,意味着扶持力度加大,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帮助企业创新。“生物制药是朝阳产业,也是众多城市关注的焦点。”孙咸泽表示,很高兴看到成都相继出台《关于促进成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这样系统性的产业设计和支持政策,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助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兴服务业多点开花

当代社会,节假日已经超越了其最初设立的意义,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上班族会利用这个时间旅游休闲、跟家人团圆;而站在经济的角度,节假日更是拉动消费的好时机。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月饼消费就十分火爆。数据显示,四川月饼节成都展场吸引全国近600家企业参展,总成交额首破1亿元。不过,中秋节消费并不仅仅停留在月饼消费上,逛车展、听音乐会、出门旅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成为了市民的常态选择。

事实上,假日经济的火爆只是成都消费动能澎湃的一个缩影。从秦汉时期的“列备五都”到隋唐时期的“扬一益二”,历经鼎盛繁华的成都一直是西部的消费中心、西南的生活中心。日前,全球领先的房地产服务商第一太平戴维斯重磅发布2019年度《中国零售20城》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成都已经连续6年稳居中国零售第四城。

但成都并未局限于此,而是有着更远大的目标。2018年1月13日,成都举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提出到2022年,形成商贸、旅游、文化、餐饮、康养5个千亿级消费市场,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城市。

剑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城市”,成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8年7月,致力于在社区商业中打造消费新场景,成都印发了“打造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 构建社区优质生活服务圈工作方案(2018-2022)”;今年4月,为促进成都消费市场国际化、特色化发展,成都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实施意见”……至此,成都便利店经济、“两店经济”全面爆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新增落户237家首店,超过2018年全年的数量。

在消费之外,定位于世界文化名城,2018年9月,成都举行了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提出要凝练城市时代精神,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塑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以及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国际标识,提升城市文化沟通力和全球传播力。

在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领域,成都同样有自己的谋划。2018年2月,成都举行了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大会,提出要遵循金融发展规律,构建现代金融生态,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更好地服务全川、服务西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年6月,成都举行了对外开放大会,提出要聚焦“四向拓展”战略通道优势,大幅增强国际通达、洲际中转和国内连通能力,全面贯通“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和长江经济带。

目前,着眼于会展经济、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和生活服务业五大重点领域,成都新兴服务业已呈现出多点开花之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是当前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今年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5%。

  新经济站上新台阶

8月29日,好消息从北京传来,本土新经济企业成都娄外科技有限公司,即西瓜创客,宣布获得由新东方教育文化产业基金领投的1.5亿人民币的B轮美元融资;时间再往前推,8月8日,成都独角兽企业新潮传媒获得京东集团近10亿元的融资,双方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在融资难度大幅提高的2019年,成都新经济企业却不断逆势上扬获得融资,这不仅是资本对企业本身的认可,更是对成都新经济发展前景的确认。

从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布局,到2010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使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到2015年在人才引进、创新创业共同作用下成都的新经济开始蓄势待发,再到2017年的全面爆发……事实上,作为全国首个系统提出发展新经济的城市,成都一直在探索并开创了一条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新经济发展路径。2017年11月9日,新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勾勒出新经济的发展蓝图和目标,成都新经济发展自此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同年11月30日,成都《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正式印发,不仅包含我市新经济发展的六大形态、七大应用场景、空间格局,更包含支持新经济发展的18条具体政策措施。

紧接着,成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经济配套政策,包括组建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制定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规划建设“独角兽岛”等发展载体、设立100亿元新经济发展基金、印发首个共享经济发展方案、组建全国首个城市级新经济俱乐部、连续举办5届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面向全球创新发布城市机会清单……

一项项创新的政策措施,让成都新经济发展站上新的台阶,捷报频传。2018年5月19日,《中国独角兽企业价值榜》发布,本土新经济企业新潮传媒名列其中,这是成都首家独角兽企业。有了第一家就有第二家,医联体、1919、驹马物流相继晋级,截至2018年底,成都共培育出4家独角兽企业。同时,成都新经济企业的队伍还在持续扩大中。2018年,全市新增新经济企业4.1万户,平均每小时至少新增4户。

不囿于此,今年初,成都提出2019年要力争实现新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新经济总量指数(NEI)实现进阶升位,新增新经济企业50000家、同比增长20%以上,新增独角兽企业2家、准独角兽企业达到120家,新经济营收增长18%以上,推动一批新经济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全市百家新经济重点监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7.7亿元,增长29.5%。

成都大事记――

2017年4月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增强西部经济中心功能,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为导向,构建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核心的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

2017年7月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提出要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2017年11月

成都举行新经济发展大会,明确了成都发展新经济的五大基本路径、聚焦发展的“六大形态”、着力培育的“七大应用场景”。

2018年1月

成都举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提出到2002年,形成商贸、旅游、文化、餐饮、康养5个千亿级消费市场,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

2018年2月

成都举行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大会,提出要遵循金融发展规律,构建现代金融生态,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更好地服务全川、服务西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6月

成都举行对外开放大会,提出要聚焦“四向拓展”战略通道优势,大幅增强国际通达、洲际中转和国内连通能力,全面贯通“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和长江经济带。

2018年7月

成都研究制定了《成都市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提出将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新兴服务业和新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即“5+5+1”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

2018年9月

成都举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提出要凝练城市时代精神,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塑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以及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国际标识,提升城市文化沟通力和全球传播力。

2018年11月

成都举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提出要引导鼓励民营企业把握新时代机遇,弘扬企业家精神,在民族复兴中主动担当,在城市崛起中做优做强,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作出民营企业家独特贡献。

2019年2月

成都举行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提出要对标国际一流,聚焦企业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改革创新,培育国际化的投资生态和经营环境,创造强大的全球高端要素集成能力和优势资源整合能力,为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培养战略竞争优势和永续发展动力。

本报记者 程怡欣 刘金陈

  • 上一篇:2019成都东盟经贸合作周今日启动
  • 下一篇:《全景中国》走进成都宽窄巷子 聚焦天府之国的城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