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探访三大国家级新区:从“新”出发 问道成都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9-09-18

从1990年4月浦东新区诞生,到2017年4月雄安新区,国家级新区近30年的发展,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增添了动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4年10月2日,天府新区正式获批成为中国第11个国家级新区。今年6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天府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打造成为宜业宜商宜居宜游的公园城市、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面向全球配置资源的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的战略目标。

日前,本报记者分赴重庆两江新区、上海浦东新区、河北雄安新区三大国家级新区,实地探访各个新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优秀经验和独特做法,结合天府新区5年来的发展成绩,“找差异、学经验”,为天府新区高质量发展挖掘更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湖与江

借鉴

如何打造数字产业聚集高地,为数字研发型企业搭建上下游链接平台,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问道之行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正如两江新区见证着重庆的发展一样,兴隆湖也见证着天府新区的崛起,作为成渝经济圈的两极,围绕创新、江和湖将发生怎样的对话?

近年来,两江新区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两江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数字经济带来的智慧生活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常态。

在两江新区科创局创新发展办工作人员杨震看来,要实现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关键要搭建良好的环境载体。这样的背景下,重庆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应运而生。

作为重庆的数字经济集聚区,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吸引了大量数字经济企业到来,不但京东方、康宁、紫光、腾讯等行业龙头纷纷抢滩,猪八戒网、云从科技等本土数字经济巨头也强势崛起,企业“扎堆”背后,两江新区数字经济集群不断壮大,能级不断提升,生态不断完善。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作为两江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代表,孵化、成长、发展于数字经济产业园的云从科技,在短短几年已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一举打响名号。

“这里产业生态链完备,与实体经济充分融合,创新平台持续给力。”云从科技高级品牌经理傅小龙告诉记者,依托两江新区优势发展环境,云从科技已在自然语言处理和人脸识别领域成为业内领先者,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应用于各大机场的安防、认证等领域,并率先成为国内银行业第一大AI供应商。

发展之问

如何“融与合”和“破与立”

同样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对于天府新区而言,两江新区值得借鉴的是如何打造数字产业聚集高地,为数字研发型企业搭建上下游链接平台,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我们更加聚焦人工智能在基础设施、算法平台和行业应用整个产业链方面的培育和发展,包括集成电路、5G通信和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天府新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5年来,天府新区着眼提质增效,形成新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园、独角兽岛、鹿溪智谷、数字经济和5G产业园多点开发格局,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集聚成链发展,目前已签约落地安谋中国、华为鲲鹏、商汤科技等一批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产业项目,协议总投资突破1700亿元。

同时,作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唯一工业园区,天府新区新兴产业园也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承载地。

“这里既是成都科学城科技创新企业孵化转化基地,又是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区,同时也是推动天府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开放口岸。”天府新区新兴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兴产业园已先后引进跑诗达新能源汽车、中信戴卡、保税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项目50余个,协议投资总额超过230亿元,承接了盟升电子、清华能源互联网、赫尔墨斯等8个科学城研发企业孵化转化。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天府新区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发展区。

  城与产

借鉴

如何整合多方资源,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通过“一条龙”式的完善孵化加速链条,助力创新项目和企业成长落地?

  问道之行

垂直生态空间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国家级新区,重点在“新”字。位于浦东新区的张江科学城――这个研发资源高度集聚、创新成果快速涌现、新技术新模式率先突破的创新高地,凭借创新二字,在白纸上建立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药谷”和人工智能生态圈,生动阐释了浦东新区二十多年来的高质量发展之道。

“这里有很好的创业氛围,和硅谷很像。”谈及创新,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刚认为,张江能够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创新探索出的“垂直生态空间”合作模式功不可没。

记者了解到,垂直生态空间是张江创新的合作平台模式。依据医药、航天、海洋等不同的AI+产业领域,建立不同模式的平台,由该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来驱动,高校和中小微企业加入提供技术与服务,在建立起生态链,贯通从人工智能技术到传统产业上下游合作的同时,帮助科技成果转化和初创企业成长。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

今年5月,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落户张江人工智能岛并投入运营,短短数月,已吸引到首批3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初创公司入驻。这些企业既包括大型跨国企业,也有成长迅速的初创公司,其应用场景广泛涵盖制造、零售、医疗、金融、城市建设等多个热点领域。“未来三至六个月内,入驻企业将得到微软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实验室提供的硬件及软件资源、微软云服务资源,接入微软生态系统与大中小产业资源实现联动等。与此同时,张江集团也会提供一系列创新及投资服务。”该实验室负责人朱琳说。

发展之问

如何“协同创新”与“创新转化”

高校和企业的聚集滋生了张江的创新氛围,这一点上,成都有着非常相似的发展路径。天生自带创新基因、大学生最想就业的城市、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在这座城市中,高校50多所、国家级科研机构30余家、国家及研发平台近70个,追溯到国家三线建设布局之时,成都发展的基因排序里就已经为“创新创业”做好了准备。

对于张江而言,成都可以借鉴的经验在于如何整合多方资源,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通过“一条龙”式的完善孵化加速链条,助力创新项目和企业成长落地。这一点上,天府新区已经率先引入众多高校和名企,依托清华、中科院、电子科大、上海交大等高校院所资源,与政府一起共建孵化器,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成果支撑。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就是我们和高校合作的一个典范,经过三年的发展,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成功引进高层次团队31个、汇聚优秀人才300余名,成功孵化易冲无线、昆仑智汇等一大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天府新区科创和新经济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天府新区共引进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成都分院、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等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30个,汇聚创新创业人才3000余人,成功孵化优质企业40余家。

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

借鉴

如何在推进城市功能性建设的同时,保留生态本底,释放更多土地和绿色资源?

问道之行

千年秀林与“华北明珠”共同生长

如果说浦东新区的设立是一次大的创新尝试,那么雄安新区,这个中国最年轻的国家级新区,从“出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深远意义。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把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摆在第一位。

“千年大计”从“千年秀林”开始。在雄安新区秀林驿站,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工作人员杨尉栋向记者介绍了雄安造林的基本情况。

“树种选择上,我们因地制宜选择了长寿、珍贵、乡土树种,着力打造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森林。种植方式上,我们遵循自然森林群落成长演替规律,采取自然随机式散点种植,使新区造林更贴近自然森林,优于自然森林。”杨尉栋介绍,目前,雄安新区已累计造林17万亩,栽植苗木超过1200万株。未来,雄安新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0%。

有了青山还要有绿水,作为“华北明珠”,白洋淀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地位。两年多来,为了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雄安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收割芦苇、生态补水、“洗脸工程”……

“这样还不够,未来,我们要让白洋淀‘荷塘苇海、鸟语花香、碧波万顷’美景重现。”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管理科科长周立志告诉记者,下一步,雄安新区还将按照《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构建“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起步区空间意象和城淀相望的启动区格局。

发展之问

如何呵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同样围绕公园城市建设理念进行设计打造,雄安新区和天府新区有着众多的惊人相似点。蓝绿空间占比70%,让天府新区和雄安新区成为众多国家级新区中为数不多基于自然资源现实基础打造的生态新区。

“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雄安新区在规划生态样板打造上的先进理念,还有很多创新做法。” 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规划建设国土局工作人员罗锦告诉记者,雄安采用去工业化无痕设计,使垃圾处理功能分布在地下或半地下,隐藏于森林之中,这一点和天府新区下沉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理念如出一辙。“如何在推进城市功能性建设的同时,保留生态本底,释放更多土地和绿色资源,是我们下一步要考虑的方向,雄安这种设计我们将会借鉴并应用在天府新区的垃圾处理厂建设中。”

“除了大量的植树造林外,通过学习雄安新区在白洋淀治理方面的创新举措,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强对兴隆湖周边生态环境的提升。”罗锦表示,兴隆湖是成为天府新区的一个地标,随着天府绿道修建完成,中部组团生态项目一期持续推进,兴隆湖将连同鹿溪河生态区共同打造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的“样板间”。 本报记者 曹源

  • 上一篇:成都“网络安全游园会”现场火爆 市民排起长龙打卡
  • 下一篇:成都千场规划讲座进企业进社区 为职工群众带来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