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又名“月城”,近12年前,月城与月亮“亲上加亲”。
2007年10月24日下午,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话与现实完美辉映,中国的探月工程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这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事件。四川日报记者王云当时在现场,他完整地见证了这个历史性时刻,并与同事们一起写下《“嫦娥”奔月 梦圆今朝》等稿件,刊发在2007年10月25日的四川日报上。“火箭冲入云霄的画面,现场人们激动跳跃的画面,我至今仍记得清清楚楚。”王云说。
9月9日,王云又一次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本报记者吴浩随行,一起感受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跳动脉搏。
小山之变 背后藏着发射塔的大变化
夏末秋初的西昌气候宜人,群山环绕的发射场风吹鸟鸣,如果不是远处两座壮观的发射塔,这里更像是一个风景区。
“十二年一个生肖轮回,外面的世界翻天覆地,但发射场却似乎变化不大。”王云边走边看边说着。
“变化不少,只是你们外人看不出来罢了。”陪同我们采访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液氢加注系统指挥员陈复忠笑着说。随后,他指着3号发射塔旁郁郁葱葱的小山告诉记者:比如,那座小山里就藏着变化。
“山上的树是人工种植的吗?”“不是。”陈复忠很快给出了答案――从长不了大树到植被日益繁茂,小山的这一改变,恰是从“嫦娥一号”发射开始的。
“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的起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这次发射,也为了发射中心能有更好的发展,执行“嫦娥一号”任务的3号发射塔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升级。这次升级包括了导流槽的改造,改造后,火箭尾焰的导流更加科学合理,点火后的超高温尾焰经过导流槽变向,既不会反射伤害到火箭箭身,也不会像以前一样“波及”一旁的小山。于是,尽管近几年发射任务越来越密集,但小山却越发郁郁葱葱了。
大伙继续前行,穿过3号发射塔数百米,一栋小楼旁,发射中心医院主任侯伟正在备勤。看到陈复忠,两人笑着打起了招呼,大家聊起了12年前的那次发射。
“当时我就在这个楼前,一直坚守到发射前30分钟才撤离到3公里以外。”“嫦娥一号”发射时,侯伟是现场救护队的一员,当天的情景他记忆深刻:“我们做了很多很多准备,但那天我最希望的,却是我们的准备工作全都派不上用场。”陈复忠也很感慨,12年前,“嫦娥一号”的发射燃料是他一点点注入进去的,“虽然很有信心,但那天我还是不停地检查,一遍遍重复流程,因为那次发射真的太重要了。”
岁月如白驹过隙,如今,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仍然不停地将卫星送离地球,陈复忠、侯伟也依然在各自岗位上,保障着一枚枚火箭升空、一颗颗卫星入轨……
危险环节 因火箭燃料远控加注的应用而改变
“如果真以为这十几年发射中心的变化只是小山变绿,那就错了。”陈复忠并没有停下脚步,“看那边”,他自豪地用手一指,大家的视线落在了远处的一排管道上。“那管道是加燃料用的,是我负责的领域,这也是‘嫦娥一号’发射前后最大的改变之一,我们由近控加注变成了远控加注。”
12年前,陈复忠还是液氢加注岗位主操作手,是同事们口中整个火箭发射过程“离危险最近的人”,因为火箭的常规燃料有毒,低温推进剂又易燃易爆。“在燃料加注环节,哪怕一颗米那么大的石子,从一米的高度落下,产生的震动就可能引起爆炸。”陈复忠给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火箭燃料加注是有固定窗口期的,比如‘嫦娥一号’发射前5.5小时开始加燃料,速度必须控制好,要在发射前两分半钟刚好加完。”陈复忠说,不能提前加完,因为燃料挥发的速度很惊人,“提前两分钟都是巨大的损失”,同时更不能慢了影响正常发射。“所以远控加注意义重大,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提高,科技设备的介入也让流程更加规范准确,加注效率明显提高了。”
因圆满完成了“嫦娥一号”运载火箭燃料远控加注的发射任务,陈复忠获得了“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和他一起获得这个称号的还有栾恩杰、孙家栋、欧阳自远等国内顶尖的航天科学家。
而在侯伟看来,在他的领域,最大的变化就是阵地救护所的建设。
“在‘嫦娥一号’之前,每次发射任务的医疗保障是拉一支队伍,大家在现场等着,这样的操作针对性、精准程度都不够,有情况时响应速度也不够。”侯伟说,在“嫦娥一号”的备勤过程中,阵地救护所的概念被提出来并迅速开始实施,从此以后,发射场内部有了能够全时段迅速响应突发情况的专业队伍,“如今,我们每一次备勤都精准到每个点位,比如这次的燃料用什么,我们就会准备相关的预案和药品”。与此同时,阵地救护所也推动了发射中心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迅速壮大。“可以说,我们现在执行的一体化卫勤模式,雏形就起源于‘嫦娥一号’发射。”
“零窗口”发射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很常见
“‘嫦娥一号’发射,也是我们首次运用远程控制模式执行重大任务。”在办公区,我们遇到了“嫦娥一号”的“金手指”――现在的01指挥员皮水兵。“建设世界一流发射中心一直是我们的目标。”皮水兵认为,“嫦娥一号”为这个目标的实现“打开了一扇窗”。
“零窗口”发射,是“嫦娥一号”的一段佳话。皮水兵回忆了当时提出“零窗口”发射的背景:月球距地球38万公里,经计算每年只有3天适合发射,每天发射窗口仅35分钟。这意味着一旦错失窗口,发射将推迟到下一年。同时,由于自转与公转的原因,地月之间的距离每分每秒都在变化,飞行距离不同,所消耗卫星燃料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嫦娥一号”卫星的工作寿命。
于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提出,“嫦娥一号”要实现“零窗口”发射。所谓“零窗口”发射,是指在窗口前沿,在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分秒不差将火箭点火升空。
一场大练兵就此展开,发射场区组织全系统人员、数万台套设备,步调一致地进行操作,力求每一个环节都精准受控。例如,气象系统调出场区30年来的气象资料,对历年同一时段的温度、湿度和降水进行科学分析,为确保“零窗口”发射提供准确气象预报……“嫦娥一号”零窗口发射成功后,在轨运行时间延长了4个月。
如今,“零窗口”发射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非常常见,发射中心的一线操作手个个身怀绝技:在一万多平方米的测试大厅里,航吊操作手可以从13米高空把一支铅笔插入啤酒瓶口。拉卫星的特装车上竖直垒起6个易拉罐空瓶,行进数公里罐身纹丝不动。火箭加注,面对100多个形状相同的阀门,操作手们蒙上眼睛也能一次操作到位……皮水兵认为,这和“嫦娥一号”的大练兵有很大关系,这带动了发射中心全系统人员提高水平。
“以‘嫦娥一号’为契机,我们涌现了一批高素质指挥管理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操作人才。”皮水兵说,发射中心由此逐步形成了厚实的专家群体、01指挥员群体、分系统指挥员群体、系统工程师群体和加注兵群体,80%的人员胜任2个以上岗位。
王云笑着说,皮水兵自己就是很好的例子――“嫦娥一号”他是“金手指”,“嫦娥三号”他负责仪器舱的指挥工作,如今,他是01指挥员。
一流的核心技术、一流的设备设施、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流的组织管理、一流的服务保障……为之后的北斗系列卫星等高密度发射打下基础,多年的积累沉淀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去年厚积薄发,全年17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最短的两次发射间隔只有16天。
精要撷录
这是一个期待已久的日子。10月24日,西昌卫星发射场,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将从这里起飞。下午3点过,我们驱车前往发射场区。距发射场东北方约一公里处,已能看到,在3号发射塔架环抱下,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静静地矗立着。
“……5、4、3、2、1!”“点火!”18时05分,巨龙喷出橘红色的火焰,“隆隆”的吼声响彻山谷。火箭起初速度较慢,但当它冲出塔架后,速度明显加快。约10秒后,火箭转弯向东北方上空插入云层,飞向浩淼的太空。
发射25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起旋!”“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入轨的消息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指挥控制大厅内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人们激情相拥,“‘嫦娥’成功飞天了!”
时光轴
“嫦娥”探月
2007年10月24日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并成功实现“绕月”、受控撞月,迈出了我国深空探测的第一步
2010年10月1日
“嫦娥二号”再探月宫,获得了世界首幅分辨率为7米的全月图
2013年12月2日
“嫦娥三号”披挂出征,翩翩落月,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的国家
2014年10月24日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成功发射,为“嫦娥五号”肩负的月球采样、返回地球的任务进行了技术验证
2018年5月21日
“嫦娥四号”任务中继星“鹊桥”发射升空,奔赴地月L2点,在地球与月球之间为“嫦娥四号”搭建起信息联通的“天桥”……
2018年12月8日
“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9年1月3日
“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
2019年1月11日
“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