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观众在三星堆博物馆参观“三星伴月”临展。
本报记者 余如波 文/图
10月8日一大早,陕西游客陈怀刚一走进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发现博物馆的综合馆大门紧闭,取而代之的是青铜馆新举办的临时展览《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原综合馆基本陈列精品展)》。原来,三星堆博物馆当天正式启动综合馆基本陈列提升改造工程,预计将持续至2020年1月24日。在此期间,馆方从综合馆400多件文物中精选出186件,呈现这一“过渡”展览。
从前一天下午6点闭馆,到第二天早上6点完成“三星伴月”布展,只花了12个小时。
12小时之内 重建一个相对完整的三星堆
“同等规模的展览,布展一般需要3天时间。”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表示,通宵布展,就是希望在“非常时期”,重建一个相对完整的三星堆,不让远道而来的观众留下遗憾。
为了在12个小时内“无缝对接”,三星堆博物馆从两三个月前就开始筹备,完成大纲设计、展品选择、展陈设计、展具制作等。10月7日晚闭馆后,博物馆出动学术研究、展览策划、文物库房、电工、保洁等各个部门近30位工作人员,开始通宵搬运文物、布展。
三星堆文物修复大师郭汉中亲自出马,一边调整文物摆放位置,用鱼线逐一固定文物,随时处理出现的意外。“按照原定方案布展后,发现陶器展柜太挤,我们反复讨论后去掉了几件展品,对文物进行了重新组合。”
最终呈现的“三星伴月”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观众从“物华天府”“大礼圆梦”“烈火熔金”“通天神树”四大板块的文物精品中,可以大致窥见三星堆的历史文化。原综合馆大量的大通柜展陈方式,被若干小展柜、独立展柜取代,这也使得观众能够从不同角度近距离窥探文物细节。“这件金杖以前放在壁柜里,距离远,只能看到一面。这次终于能看清上面的纹饰,有了不少新发现。”曾经数次到馆的陈怀刚表示。
12小时之外 升级后高水平展示古蜀文明
三星堆博物馆综合馆闭馆期间,将全面提升硬件设施、展览内容、展陈方式等,新增部分从未公开亮相的文物。现藏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国宝级文物”、上有“祭山图”纹样的一件玉边璋,就将在综合馆重新开放后亮相。随后,青铜馆也将进行局部提升改造。
“综合馆2004年正式开放以来,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提升改造。”三星堆博物馆党组书记、常务副馆长朱家可表示,近年来,有关三星堆和古蜀文明的考古发掘、学术研究等成果不断,现有综合馆展览条件已难以全面呈现。
我省《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依托三星堆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省文旅发展大会强调加强三星堆遗址研究、发掘和保护,建设世界古文明研究和文化旅游高地,都对三星堆的解读、阐释、传播提出了更高要求。“博物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古蜀文明要进行高水平展示,都需要对博物馆建设进行提档升级。”朱家可表示。
朱家可透露,不久前举行三星堆博物馆新建展馆选址专家论证会,考虑到现有展馆不具备扩展条件、展厅分布缺少有机组织,专家学者建议在三星堆博物馆主轴线北区临鸭子河中门区域新建展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制定新的考古发掘研究计划,将重启对三星堆遗址的深入调查、勘探与发掘,进一步揭示三星堆神秘古国的真实面目。